第280页

在南京的街头上,新一版的《清流报》已经正式出炉,而这一次县令大会也成为了上面的重点内容,‘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出现在上面,反倒是宁渝最不重视的减租减息令,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百姓们不太懂什么所谓的国家大政,也不懂什么是永不加赋的大道理,可是针对皇帝提出来的减租减息令,却涌现出一股深深的感激,这个皇帝是真正的在为老百姓着想,也是在为农民们着想。

汪景祺的手上也拿着一份《清流报》,自从上一次心神激荡之下,将自己书写的那些文字给遗失后,他便有些后悔,倒不是舍不得那些文字,而是如果被他人探知到了,却是多有不便,只是已经丢失,却是再也没有寻见了。

看完了清流报上的一字一句后,汪景祺心里却是涌起了一片热诚,以他的敏锐性,当然能够看出减租减息令背后的激烈交锋,皇帝能够在当下还未一统天下的时候,就开始下此狠手,可见其决心之重和爱民之深。

这一番让汪景祺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心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想法,随后愈来愈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不免有些痴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

经历过一番战乱后的福建,在宁楚高效的新政体系下,开始渐渐恢复了正常,大量的宁楚官员迅速下到县乡之中,建立基层的统治,而在这个过程中,复汉军第三师也一起配合下乡,清扫那些还在顽抗的土豪劣绅,以至于烽烟四起。

当然,这对于如今的复汉军而言,已经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事情,将领们心里都清楚,这打仗前面打的是豆腐,后面可是钉子。所谓的豆腐是指一碰就碎的清军,而钉子便是指那些扎根在地方上的那些土皇帝和土地主了。

在这一方面,宁渝的态度一向都是极为坚定的,即便打的慢一些,损失大一些也没关系,可是必须要将原来忠诚于满清的地方势力给彻底砸碎,然后安插进自己的人去,才能牢牢控制住地方的局势,否则终有反复的可能。

枪炮声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同样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七月中旬,福州的码头上站定了一大片人,其中为首之人乃福建右布政使郭崇,此外还有福建总兵官程之恩,带着一大帮子红袍子,正在为谈判结束的黄殿等人送别。

“黄将军,台湾府背负崇冈,襟带列岛,浪峤南屏,鸡笼北卫,以澎湖为门户,以鹿耳为咽喉,乃我华夏关键之要地,我大楚是不会忘记这一点的。”

郭崇双手抱拳一礼,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眼下贵我双方还是应该以和为贵,此番送别,却不知何时能够再见……”

黄殿一脸谦卑,轻声道:“郭大人所言极是,大楚之恩德,台湾府上下必将铭记……”言语当中已经丝毫不提明军和朱一贵了。

福建总兵程之恩同样抱拳行礼,高声道:“黄将军此行一去,程某在此遥祝一帆风顺,只是他日若有变故,可派人送来信件,程某能帮上的忙,绝不会推辞半分。”

根据宁渝跟黄殿达成的协议,这一次他回到台湾之后,整个复汉军上下都会成为他的后盾,若是朱一贵胆敢暗下黑手,那么福建的第三师将会第一时间渡海攻伐,以制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