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因此,在宁渝颁布了第二次科举考试内容之后,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顺从宁皇帝的意思,皇帝老子要考什么就考什么嘛,再说了这些人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眼下大家其实都不会,因此考试的难度根本不会高到哪去,真要是乘着科举前的这段时间,好好学习一番,未必考不上去,只有那些真正冥顽不灵的腐儒,才会被时代给淘汰掉。

不得不说,相当多的一部分聪明人,在这一次领会到了宁渝的用意,实际上宁渝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些读惯了四书五经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物理化学,对于数学也是两眼一抹黑,可是没关系,那就把题目设置的简单些,只要考前认真突击学习都能回答的水准就足够了。

说白了,宁渝这是在通过科举筛选真正愿意服从他的人,而不是非要他们一下子成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毕竟这根本就不现实。但是,他们不管是出于什么用心,只要能够跟宁皇帝表示自己好好学过,那就给个官当也无可厚非。

不过说到底,天下只有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选择造反,那些考不上科举的人是没有那个胆子造反的……此处应当忽略黄巢同志。因此宁渝根本不担心,这些读书人最多就是在心里发发牢骚就罢了。

当然,这些人的反对倒也不是毫无作用,至少在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一路传到了京城当中,自然也传到了雍正皇帝的耳朵里。

“皇上,楚逆这一次终于暴露了自己的浪子野心了!他们竟然毁弃儒家经义,不让士子们考儒学,反倒去学那些蛮夷的东西,可见其国将不国,人心势必大乱!”

张廷玉跪在了地上,脸上带着几分亢奋,就仿佛一下子吃了十几颗即济丹一般,红润得有些不像话。

雍正望着从南面传递过来的密报,竟不知为何,眼睛里仿佛吹进了沙子一般,一行眼泪却是流了下来,尽管没有人敢于直视他的脸庞,可是雍正依然低下了头,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方才抬起头来,眼睛里透着火!

楚逆终于是忍耐不住了,大清的机会,终于来了!

如今的天下,乃楚清相争之格局,而在这个大格局当中,儒生的力量不容小觑!

雍正自以为已经把握住了宁楚的死穴,他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了彻底的释放,高声道:“张卿,如今朕的机会来了,大清的机会也来了!”

“皇上,如今南方政局动荡,士林不稳,人心思变,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清啊!如今若是引军南下,恐怕南方顷刻便是烽烟四起!”

张廷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吃错了药,这个时候的他,反倒比雍正还要亢奋几分,却将如今大清的家底抛之脑后,根本没想过大清还有没有这个挥军南下的实力。

反倒是雍正皇帝的脑子里还有几分清醒,他想了想先前败退到甘肃的年羹尧大军,又想了想在四川装死的岳钟琪,再回头看了看实力还只是在纸面上的八旗新军,不由得长长叹了一口气,大清的家底太薄了……

前番的屡次大战,终于让雍正皇帝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他倒不是不想趁机会引军南下,可是眼下的他,连一支真正可靠的军事力量都没有了,甚至就连往日里一向听话的蒙古诸部,如今也开始选择了观望的态度。

“如今,怕是只能错失良机了,若是贸然开战,大清眼下并无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