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

就在雍正头疼北面的俄人势力的时候,宁渝眼下也有几分头疼,不过他头疼的并不是外患,而是产生自宁楚内部的隐忧,其实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屡屡引起争议的新式科考。

宁楚朝廷在革新三年的科考试在三月底举行,不过与过往不同,这一次举行科考分别选在了各省举办,而考试的成绩都是在四月中旬颁布,因此表面上看似平静的科举试,在公布考中名单后,便彻底引起了士林的争议。

原因很简单,在过往的时候,科考都是读书人的特权,其他阶级的人是不许参与的,可是在这一次的宁楚科考当中,却放开了身份的限制,贩夫走卒都可以前来参与——因此在考试成绩公布之后,有不少的小商小贩居然考上了大楚的秀才!

当然,之所以这些人会考上,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作为第一届革新了内容的科举试,根本不考所谓的四书五经,即便有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反倒是很多科目大家都不懂,这个时候只要有人在前面稍微学了一些,就很容易能够脱颖而出。

因此,一些并不是士子的小商小贩们,在之前便已经开始学那些科目,而正巧那些科目都是实用之学,并不算很复杂,因此一些人上手速度便极快,至于那些将脑袋学傻的士子,反而占不到任何的便宜,以致于被淘汰了下去。

只是这一下子却是彻底引爆了士林的舆论,在大家伙原来看来,不管你宁皇帝到底想要考什么,那都可以商量,毕竟都是士子的事情,肉始终烂在了锅里,可是眼下宁楚却轻轻楚楚告诉各位,不好意思,士子并不比其他人高贵,大家都是同一条起跑线,却是让士林脆弱的自尊心被彻底戳爆。

如果只是士林在闹腾,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毕竟秀才造反,十年都不成,可问题是这些士林背后也是有支持者的,他们就是那些地主士绅们,也是在之间改革中的失意者,如今抓到了这个机会,却开始鼓动士子们开始做乱。

一时间不仅报纸上舆论纷飞,就连朝堂内部都有很多人有些微词,大义无非就是治国是读书人的事情,那些低贱的商贾如何能够参与?更何况其中很多人连商贾都不是,只是一些挣点糊口钱的贩子。

不过舆论也并不是全都掌握在士绅的手里,至少那些商贾们也是有说话的地方的,双方各自控制的报纸上开始进行了舆论大战,你说我是粗鄙不堪的贩夫走卒,我说你是不事生产的无用蠹虫,双方你来我往,倒是打得好生热闹。

当报纸上在吵吵嚷嚷的时候,而南京皇宫奉天殿内,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舌枪唇剑。双方亦是争得好不热闹。

“陛下,眼下临近北伐之际,国内却引起如此骚动,实在是有些不妥,还请陛下以天下百姓为念,以士民之心为念。”

说话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绂,他一直都是站在士子一边的,对于那些贪婪无度的商贾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感。

只是当李绂说完之后,工商部尚书宁忠海也就发话了,他的性子更加直率,当下便高声道:“我大楚扶持商贾,如今已见成效,到了明年只是,军方所需一切费用,都可从工商身上得到,这笔钱可是那些士子能拿得出的?”

“哼,工商牟利不假,可是这个牟利过程中,导致多少小民倾家荡产?实在是斯文扫地!”

“难道斯文能变成钱还是能变成打向满清的弹丸?什么都变不了!若连工商都不能包容下去,我大楚何以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