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

然而自从宁楚建制以来,这一点却是彻底发生了变化,皇帝对于军队的重视是所有人都看在了眼里,不光只是在物质上重视,而且在实质的地位上,也有很大的体现,就比如独立在内阁之外的枢密院,便能体现皇帝的想法。

等到了枢密院之后,宁千秋只见门口的守卫都比平日更多了一些,还有许多军官抱着资料朝着战略厅的方向前进,那里是枢密院最大的战略指挥室,可以同时容纳一百余人与会,因此但凡有重要的战略会议,都会在战略厅举行。

宁千秋不由得感觉到一阵紧张,他明白针对清廷的北伐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

枢密院战略厅,宁渝稳坐正中央的台上,而下面则是坐着一排排肩上扛着将星的复汉军将军,从一颗星到三颗星,显得璀璨无比,几乎都让人感觉到一阵眼花。

在座的这些将军们,几乎已经汇聚了复汉军绝大部分的师一级的军官,以及包括枢密院各部主官,他们此时眼神凝重地望着面前巨大的舆图,而上面则标注着各师目前的所处位置,以及相关的军事情况。

宁渝望着众人坚毅的神情,轻声道:“诸位,数年征战,将士用命,到了今天终于快要画上一个句号了。”

听到皇帝这句发自肺腑的感叹,几乎所有人都微微低下了头,说起来对于这句话感触最深的,自然就是在座的这些将军们,他们也都是从血雨中厮杀过来的,明白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

特别是像总参谋部副部长宇治景,他自从经历了当年的九江之战以后,整个人都只剩下了半条命,即便到了今天,他的身体依然会隐隐有些不适,那便是战场上留下来的痕迹,而其他的将军们,或多或少也有过负伤的时候。

然而,随着北伐之战的临近,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距离这个奋斗数年之久的梦,已经不再遥远。

“北伐原本不会这么快,根据朕的预估,或许还要再等上一年才更加稳妥,可是你们都明白,有的仗不能拖,拖久了这心气就没了……索性将士们战场用命,咱们年前打的这几仗都很出彩,因此,北伐也就不拖了。”

宁渝轻声感慨道:“如今的大楚,已经有充分的实力,去彻底扫荡中原,恢复汉家江山,在此次的北伐之战中,我大楚将会出动二十二万人的军队,以及四十万人的民夫作为后勤保障,从而奠定此战的最终胜利。”

枢密使宁忠义站起了身子,严肃而低沉地声音响了起来,“为了这一仗,枢密院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准备计划,所计划涉及的军队一共有二十一个师,即包括复汉军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第八师……新编第十一师、新编第十三师……新编第二十七师,以及经过了加强的禁卫师。”

“北伐之战,将会通过枢密院编制的北伐预算计划,拥有军费一千七百五十万银元,并预计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对京师的占领,并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对盛京的占领,以实现彻底的战略目标。”

台下的众多将军,在听到宁忠义的这一个个数字时,不由得有些悸动,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什么时候打仗这么富裕过?可以说宁楚之所以屡屡以少胜多,除了自身战力碾压清军之外,也有军队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缘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即便是在西南战场上,宁楚的兵力也是少于清军的,这使得许多战略都带着几分冒险的味道,而如今二十万大军,或许将会以一种风卷残云的姿态,彻底完成一统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