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结果?结果就是这些战争耗尽了法国的国库,使国家陷入债台高筑的困境,百姓们的生活更是每况愈下,以至于征战半生的路易十四在给自己后继者路易十五的临终嘱托中,都要求对方不要沉迷战争……

能被一个战狂叮嘱不要沉迷战争,由此可见当时的法国因为战争都到了什么处境了。

然而艰难的处境终究已经过去,对于年轻气盛的路易十五而言,他虽然还记得曾祖父的嘱托,可是却已经不再往心里去,反倒是对于功绩的向往和对英国的仇视,逐渐占据了他的内心。

如今恩斯特的这一番话,正好说中了路易十五的心坎,他轻轻叹了一口气,脸色不复刚刚的轻松,变得沉凝无比,“结果就是这些耗费帝国无数心血的努力,终究在英国人的均衡策略下,化为飞灰……曾祖父当年为之抱憾终生的,又何止这些……”

当弗勒里听到路易十五快被人拐到沟里去,他不由得有些恼怒,沉声道:“陛下,英国人是我们的敌人不假,可是将来这些东方人又何尝不会是我们的敌人?如果眼下激化同英国人的矛盾,只会白白落得替这些东方人当枪的结果!”

然而,还没等恩斯特和宁承泽解释,路易十五便不忿地瞪了一眼自己的老师,他心里虽然越发对老师有些不满,可也也并不想当场驳斥对方,实在是因为二人当年的师生之情非同寻常。

当年路易十五继位的时候年仅五岁,属于当时皇室的独苗,因此人人都担心他会像其他的亲属那般早死,便将他转移到巴黎中心靠近巴黎皇室的杜伊勒里宫,由缅因公爵维洛伊负责照看和教导,而在家庭教师中还有一个人便是安德烈-赫丘勒·德·弗勒里。

由于维洛伊公爵是一个年老自负的贵族,十分刻板严肃,因此在年幼的路易十五心里,对维洛伊公爵始终存着几分畏惧,这使他感觉很不愉快。

而弗勒里则不一样,他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年轻人,与路易十五相处十分愉快,特别是弗勒里身上带着一股博学多才的气质,像国王一样神秘而和蔼可亲,这使得年幼的路易十分崇拜他,因此在路易掌权之后便将弗勒里委任为首相。

当然,已经做了十几年首相的弗勒里也的确对得起路易十五,在他执政期间,路易十四统治末期导致的财政亏空和人力损失都得到了一定的弥补,法国局势也趋向和平和秩序,使得法国重新恢复了不少实力。

可是如今路易十五想要再次带着法国冲进战场,这如何能让弗勒里心安?

路易十五没有驳斥弗勒里,可是也没有赞同他的意见,而是选择岔开了话题,同宁承泽开始谈论起中西方艺术的一些差异,二人都受过良好的皇室教育,因此这方面却是都谈得十分热络,而恩斯特则是端着酒杯穿梭在法国的贵族之中,鼓吹着楚法联合对抗英国。

至于弗勒里则是孤零零站在一旁,望着兴高采烈的众人,心头涌起了一阵悲意,他并不是为路易十五而感到悲伤,而是他终究明白,无论付出多少努力,他都无法阻拦住疯狂的法国人再次迈向战场……

这不是所谓的东方使团能起到的作用,也不是一个路易十五所能主导的大势,而是埋藏在一千八百万法国人心中的‘霸权梦’,那一轮永不落下的太阳……

1740年6月,宁承泽代表大楚同路易十五达成了新的秘密条款,这些条款是基于原先在印度时达成的秘密条款之上,实现了更加深入的合作,其中包含经济、战略、科技等多方位的沟通,而且非常关键的是,该条款中注明了一点,当其中一国遭受到英国攻击的时候,另一国当在一年内实现对英宣战。

宁承泽和恩斯特在率领代表团访欧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宁渝的许可,即未来大楚在必要情况下,是需要给出更多的承诺——如果不是这个承诺,路易十五不会贸然的选择大楚作为合作对象,也无法真正说服法国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