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页

宁承泽听明白了宁渝话语中的规劝和警示,他强自打起精神,笑道:“从华夏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子孙有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也有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百利而一弊,儿臣自然会鼎力支持。”

宁渝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美洲的事情就先放在一边,针对印度你们打算怎么做?”

董策轻声道:“眼下我们在印度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敌人,莫卧儿人能够向英国人投降,自然也会向我们投降,反倒是马拉塔人有些麻烦,他们还在抵抗,不过这只是暂时的问题,等到大军彻底进入印度之后,枢密院有信心在两年时间内彻底结束战事。”

宁渝微微地笑了笑,随后望向了首辅刘统勋,“内阁在印度这件事上,准备怎么进行战后的处理?”

“印度人口众多,宗教复杂,且长期处于外来势力的统治之下,因此并不适合作为我们的直辖领土……臣以为不妨设立印度都护府,将印度分解成数百个土邦小国,占据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市场,成为我大楚资本发展的助推。”

刘统勋很显然在印度问题上思考了许久,他轻声笑道:“由于印度十分富庶,我们在吃完他最后一块肉之前,还没有必要给他们更多的青草。”

宁渝对该判断还是十分认可的,笑道:“如此也好,不过一定要注意,印度宗教十分复杂,且具备很强的迷惑能力,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摧毁它,可是限制它仅仅只在印度传播,绝不能使其来到国内。另外为了更好地统治印度,都护府不妨可以选择与他们进行合作。”

说到底,宁渝可不是想去印度当什么救世主的,他看重的仅仅只有印度的资源财富以及未来的人口财富,但是对于其他的没有半点兴趣,毕竟像这样的一个国家,已经被改造的太适合外国人进入统治,宁渝自然无需多废手脚。

只不过一想起后世的阿三国要从他手中消失,宁渝心中还是有些快意,整个东方绝不能再有第二个不属于华夏帝国范围内的国家。

第六百八十九章 时代变了

“朕……不,我终于能够堂堂正正走在这个世界上了。”

四十八岁的弘历望着手中的那本薄薄的身份证明,顿时泪如雨下,作为大清的末代皇帝,他的这一生的确是太悲惨了。

自从来到了金州之后,弘历便再也没能真正踏上返程的航船,因为他的身份一直都是隐秘的,不为人知的,根本不可能通过正规的途径离开,而随着东华王国的成立以后,他的身份更是没有办法继续隐藏下去。

过去一直陪伴他的张廷玉,早早就死在了一次同印第安人的冲突之中,而弘历也是九死一生才得以幸免,而自从那一次生死考验后,弘历便彻底看开了自己的未来,也不再去纠结于重复大清的使命,他决定好好活下去。

为了能够正常的过下去,弘历改了自己的姓为‘金’,名字则改成了弘顺,寓意要顺顺利利的活下去,然后在改名之后,他便通过找关系去办理了身份证件,还在宁渝和宁承义的画像面前,完成了效忠大楚效忠东华的宣誓过程。

呸!我才不会宣誓效忠于你这个叛贼!更不会效忠你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