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雷远轻描淡写道:“县寺宽裕之前,仍由宗族中支撑即可;这是小事,公琰不必多虑。”

“如此甚好,那便多谢续之了。”蒋琬拱手为礼。他想了想,继续道:“这样的话,今日我去实地踏勘各处庄园坞壁,再了解下道路通行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明日我就着手此事。”

“至于粮秣、军械、财物、绢帛布匹之类……”他翻了翻其余几片版牍,大致了解了数目,便将之全部收起。宗帅贼寇们历年的积蓄,着实丰厚之极,但蒋琬现在的注意力不在这上头:“暂且请彦威统一管理吧。雷氏与县衙之间具体的分配比例,全由县君决定,待到百姓安置以后,知会我一声就可以了。”

庐江雷氏把一万多的百姓户口、数十处庄园坞壁都拱手奉上,蒋琬实在不好意思去纠结其余,以蒋琬对雷远的了解,想来这位小郎君也不会生吞活剥,搞得双方面上难看。

归根到底,自从丧乱以来,原本的乡邑秩序,终究是不会回到当年了。朝廷郡县对基层的掌控力度一旦衰弱,就很难重新恢复,而地方上的豪族自然而然地会将影响力扩张出外,填补缺失。在这个过程中,豪族的家事,几乎已经与国事紧密相关,无法彻底切割。本身即是零陵豪族出身的蒋琬自然能看得明白,他所要做的,只是尽力平衡两端,使之有益于玄德公的大业。

第0118章 家事(六)

这个时候,正是千头万绪纷至沓来之际,蒋琬每天一溜小跑往返于县衙与各处现场之间,忙得不可开交。既然与雷远大致约定了操作方式,其它的细务自有小吏们具体对接。于是蒋琬并不耽搁,告辞而去。

周虎随即离开。他是负责宗族事务的大管事,比蒋琬更加繁忙,昨夜与雷远商议以后,立刻就有诸多事务要安排下去,当务之急的,便是修缮粮仓。

乐乡县城大体呈四方形,西北角是偏将军和县长合署办公之所,现在是蒋琬用着,东北角原是个大宅,即将被改建为颇具规模的军事堡垒,雷远的起居办公一般都在这里。按照此前的规划,堡垒当中除了有驻军的营房,还有军械库、粮库和马厩等附属设施。

粮仓有两个,距离雷远所处的正堂不远,都建筑在垫高的土石台基上。其一为囷,其二为仓,百年前应当分别用来存储大豆和粟米。粮仓的墙体甚厚,其上仅开设小孔通气。因为仓顶和外侧楼阁早已坍塌,后来占据粮仓之人在里头铺设木板,把透气孔当做弓矢的射孔,将之作为碉楼使用,倒也有模有样。

今天凌晨起,周虎调集民伕三百余和辎兵百余人,开始修缮粮仓。因为同时拆毁周边废弃的房舍以获取建筑材料,预计只需两天,就可在仓底重新敷设木板和干草席,并新建四面出檐的悬山顶。与雷氏部曲们同来乐乡的第一批徒附宾客中,有几位颇擅土木建设的老手。此刻,他们正在负责指挥修缮。而周虎是个临事细密的,总觉得到现场看看才能放心。

雷远并不留他。

这几日大家都很忙碌,应对周旋的繁文缛节能免则免,有那时间,还是多做些实事。

周虎从正堂里转出来,沿途只见营垒中各处施工场所铺开了许多。几条连通到营房位置的土路也被夯实平整,路边上的空地上堆积了木石等材料。负责出力的民夫搬石掘土,络绎往来;而手持墨斗、尺矩等物的匠人呼喝指挥着,叮叮当当的敲凿之声不绝于耳。不时从某处腾起一阵灰尘,呛得人灰头土脸。

负责修缮粮仓的工匠首领徐简年约四十余岁,皮肤黝黑、满面沧桑,双手皲裂得非常厉害。他是雷氏宗族庇荫下的旧人了,两个族弟、三个儿子,也都是工匠。庐江雷氏在灊山中的营垒要塞,很多就是由徐简带领家人负责兴造;据他们自己吹嘘说,十年前,他的族人们还曾参与过营造仲氏政权在寿春的宫殿。

周虎本身并不了解土木建设,有关事务完全放手给徐简施为,他本人只对相关的物资消耗予以核实,所以两人合作的很是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