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页

他又是徐州人,是这一波政治斗争之中的赢家,几乎可以说是躺着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运气极佳。

在这个郭鹏开始限制青兖冀三州出身的官员的政治权力而大力扶持弱势地区出身官员的档口,诸葛亮又站在了风口上了。

等于天时地利人和都被他占据了。

之前两次大型政治斗争暴露了一些事情,也体现出了皇帝这一段时间内执政的重点。

这种事情,毛玠这种高官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这两个重要的人事职位被非青兖冀三州户籍的官员掌握,这就等于说皇帝在未来的扶持重点就是那些出身弱势地区的官员,政治资源肯定也会有所倾斜。

在这样的局面下,靠着上官的威严威胁恐吓压制未来必将大有可为的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做法呢?

这样做,未来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毛玠觉得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后人考虑,自己是无所谓,但是子孙后代就难说了。

要是不为子孙后代结下一份善缘的话,等到诸葛亮这一辈人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时候,自己的子孙后代又会如何呢?

别说功臣身份可以帮衬到什么,清河崔氏被完整的废掉政治前途的那件惨事就在眼前,毛玠怎么能不为子孙后代考虑一条后路呢?

一念至此,毛玠最开始的想法开始动摇了。

诸葛亮一边颇为兴奋地阐述着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毛玠就在不断的思考自己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把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最大化。

现在打压他固然很方便,虽然需要冒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并非不可承受,可是再过个十年二十年,自己这一代人逐渐被取代的时候……

后人又该如何立足呢?

思来想去,毛玠有了一个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