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如此整齐划一的落脚声,除了新军,天底下找不出第二支。”

纪纲面色淡然地说道,“准是皇帝圣驾来了。”

陈冲脸上便浮起惊骇之色,冲着声音的方向看去,透过升腾起的淡淡尘雾,影绰绰确实有不少的人影正在快速赶来,还有一架巨大的御辇。

“陛下圣驾至,跪!”

人群的四周有小太监唱礼,紧跟着,整座山头上再无一人敢站,齐齐面南而跪,将脑袋埋在尘埃之中。

足足过了五分钟,陈冲的余光才瞥到那御辇的模样,通体金玉璀璨,宽约三丈有余,由九匹白马拉动。

好气派啊!难不成真是皇帝老子来了?

陈冲激动的在心里狂喊,列祖列宗,你们快睁眼看看,你们的坟头冒青烟啦。

朱允炆打御辇中撩帘走出来,看着跪满眼帘的三百余,自全国各地挑出来的新学种子,满意的笑了笑。

这三百人的出身全是最干净的,用后世的话说,便是政审三辈都合格的良民。

这里面没有一个是出身官宦之家,地位最高的,也不过是一个胥吏,多数,都还是普通商贾和小地主家的孩子,他们识字有一定的学问,但学历普遍都不高,没有一个举人。

家庭富裕却底子清白,是良顺之民,恃强凌弱都不敢,哪里有胆子对抗朝廷。

识字有学问,但学历不高,说明还没有受到传统儒学的过度迫害,思想上还处在高度开放的阶段,不会排斥新学,具备对新生学说的接受基础。

还有出身各地卫所的军户,多是千户、百户家的孩子,自小练武习文,精读军略,将来培养出来扔进讲武堂进行一番系统的学习,到了军队里,就有了几分新时代军人的样子。

这,都是未来大明走向盛世的种子啊!

“平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