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朱允炆看着眼前几百人,不满道,“因为这是朕在考验你们有没有质疑权威的胆子。

跟新学比起来,传统儒学就是权威!权威的儒学就一定是全对的吗?当然不可能,儒学错误的地方,你们敢不敢质疑?所谓众口铄金,你们连朕都不敢质疑,他日,又怎么敢站在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质疑儒学呢!”

朱允炆的话让所有人都低下了脑袋,有不少人纷纷开口,“学生受教了。”

什么是新学?

在朱允炆的心里,这个学字,不是名词,并不是指某一套成建制、成系统的学说,这个学是动词,学习的意思,学分很多种,学种地、学打仗、学治国、学创造、学建筑,这都是学。

那什么是新?

新与旧对立,旧是已经定下了的东西,新是还没有创造或刚刚创造出来没有被接受的东西,新的东西诞生,是要踩在旧有的残壳之上,所以新的核心战斗力,就是质疑,质疑一切旧的东西,质疑一切存在的合理性。

朱允炆满意的点点头,手不小心碰到了桌上放着的毛笔,后者咕噜噜的滚动起来,啪的一声掉在地上,身后的双喜急忙弯腰捡了起来,仔细擦拭掉上面的灰尘,复放于砚台之上。

“诶?”

朱允炆惊咦一声,“这毛笔离开桌子,怎么会掉在地上呢?”

这皇帝为什么老是出这种幺蛾子啊,这么幼稚可笑的问题还要问?

有了纪纲珠玉在前,大家的胆子都大了不少,马上就有一学生站起来,“陛下,毛笔离开了桌子的承载,自然会掉在地上。”

说完还有沾沾自喜,快快快,给我记上一功吧。

“它为什么不上天呢?”

我他妈哪里知道它为什么不上天,你问这个问题,你咋不上天呢!

那学生一脸的便秘,“这天下死物,凡离开承载自当下落,焉有上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