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郑沂是被他们推出来的。

祭孔是儒家所有人的信仰大事,郑沂作为礼部尚书,首当其冲要站出来跟朱允炆这个皇帝交涉,忤逆皇权,早晚死路一条。

郑沂硬着头皮要跟朱允炆打擂台,就已经做好了将来身首异处的准备,但他的家里人,那些同僚一定要想办法保下来。

不然,以后皇帝在出幺蛾子,他们不团结起来,怎么对抗?

朱允炆不用猜都敢肯定,今晚郑沂一家下狱,明天午门外就要跪满了求情的大臣。

又是一次皇权跟士族的正面对抗,而且,还是双方都不能退的一场硬仗。

甭管是不是栽赃吧,郑愈谋逆的事已经成了铁案,是必须要法办的。

朱允炆就怕一点,这些大臣又他妈玩那一套联名请辞的套路。

带着翰林院学子一起辞官,来来来,你这个皇帝有种就批!

这就是文人最喜欢玩赖的一招。

尤其是党争的苗子一开,将来日后这朝堂之上,群臣哪里会放的过杨士奇和景清二人?

朱允炆还要费脑子去保护这俩投诚的小弟。

一想到这,朱允炆就烦的厉害,这做皇帝,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自己爽,那简单,杀就完事了。

你们请辞,全批!

天下的事,我这个皇帝一个人就办了,哪里需要官员帮助。

太祖皇帝那么厉害,事无巨细都一肩挑,不也弄的地方一团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