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一、朝鲜应出五百万两白银作为此次大明征叛逆的犒军银。

二、李芳果之王位,乃大明太祖高皇帝敕封,名正言顺,大明承认并保护李芳果的国王正统性,为防止日后再有叛逆者兴兵谋逆,朝鲜国除各地道、府治安军之外,不再增设常备军,大明于咸兴驻军一万,朝鲜每年需支付一百万两驻军军费。

三、大明租借朝鲜之济州岛,租期九十九年。

四、朝鲜开放平壤、开京、汉城为大明跟朝鲜的通商城市,如此一来,朝鲜百姓也可以使用到大明国内上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朝鲜不得征收商税。

五、同时,鉴于朝鲜正处在佛学文明和儒学文明的转变期,大明愿意派遣大儒,在朝鲜各道设教谕,帮助朝鲜国普及儒学,自该约后,朝鲜三品以上大员之子嗣,需在六岁时送往南京,由大明皇帝陛下会同礼部官员共同教谕,为期六年。如此,朝鲜将不再会有不通教化者犯上作乱,悖逆君父的乱臣贼子也就会少了许多。”

朱允炆洋洋洒洒的写满了整个奏本,看完后又确定一遍,这是他第一次写这种不平等条约,以前只在历史书上看过,现在自己亲自制造一份,虽然潦草了许多,但看起来,还真不错。

双喜看得眼都直了。

“陛下,这需要如此复杂吗?”

以往,要么打胜仗灭国,要么打败仗撤退,这咋打了胜仗还签哪门子条约啊。

“岂不闻兵法有云,围三阙一?”

朱允炆呵呵一笑。

“咱们不跟朝鲜签这个约,仗又不能白打,但咱们军队一旦大军进入,那就是奔着灭国去的,旷日持久又靡费国力,倒不如签个条约,不至于压垮他们的心里底线,有了活命的可能,谁还愿意拼命呢?”

朝鲜人怕不怕大明?

不打仗当然怕,打起仗来,左右都是个死,谁还怕谁呢?

朝鲜那个破地,大明占了又如何?

现在的工业基础在这里,朝鲜的资源无法做到大规模开采,就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