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只要在舆论上把住风向,他孔家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一飞冲天,从天下士族的精神领袖成为实际领袖!

“这话,能发到报刊上吗?”

孔希范听着都新鲜,皇帝的心胸要多开明,才能让他们这种话说出来还刊文发到报上?

“当然能。”

孔鉴胸有成竹的坐回太师椅,细品着香茗陶醉。

“孤这次往南京,只是稍稍透露了一下皇帝的龙体情况,那通政司的胡嗣宗就迫不及待来投诚,包括现在的当阁首辅杨士奇、大学士方孝孺都给孤递了名帖,邀孤共饮商榷国事。而那报业总局就归胡嗣宗直辖管理,他若是跟皇帝一条心的话,怎么会允许之前方孝孺的文章登上去呢?”

如果朱允炆在这里的话一定会捧腹大笑起来。

古人啊,你不能说他不聪明,只能说他眼界狭窄。

他们哪里知道什么叫做舆论战、什么叫做操控人心。

不吵架,哪里会抬杠。不抬杠,怎么会打起来。

现在可好,他孔鉴自己就通过脑补把朱允炆的一切行为合理化、完善化了。

“给咱们的那些门生故旧发密信,让他们站出来也帮咱们摇旗呐喊,大造声势。”

孔鉴思忖片刻,下了决定。

“孤马上便去草拟文章,只等孤这一份刊文登报,就让地方上给孤闹起来!要让全天下官吏都知道,孤这是再给他们送功劳!孤这是在捧他们,把这治天下的功绩都给到他们,让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找朱明皇室要权。”

要让士人阶级站起来,让官僚集团硬气起来。

你朱家打江山又如何?治江山靠的不是刀子,是笔杆子,是他们这些满腹经纶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