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

而朱棣和徐辉祖对视一眼,也都各自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见好就收吧。

他们手里攥着的东西还有点,但涉及的人可不是方才那几个小人物,而且证据链还没法保证万无一失,真拿出来现在说,别伤敌不成,再伤着自己。

“既然你们都没事了,那朕说两句。”

百官齐拜,恭声道:“臣等聆陛下圣谕。”

“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事,只是朕这两天看了一些前朝的书籍,恰好看到了唐长庆年的牛李党争之事,大为触动。

朋党各行其是,破坏朝政统一,而且朋党之间互相攻击,任用私人,不仅失去正常的用人原则;朋党各抒政见,自我标榜,批评朝政,扰乱视听,妨碍坚持既定的政策,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朕自然相信咱们大明都是忠臣良才,是不会兴此行径,狼狈为党,沆瀣一气的。”

所有人都能听明白皇帝这是在警告他们,也看穿了他们之间这些把戏。

互相检举揭发是好事,因为起码能替国家和百姓去除贪官,但党争从来都是先靠着这些玩意来作为手段,主要的目的永远都是为了在掀翻对手之后好安排自己的人来排队上位。

“所以朕为了不至于闭塞视听,也为了咱们朝堂之上不被攻讦之声充耳,自今日起,科道言官闻风弹劾之权就此作罢。”

太祖给科道言官闻风弹劾之权是为了能够及时体察民情,知百姓疾苦,却忘了这么群玩意就是某些人的枪手罢了。

他们的嘴是为他们自己长得吗?

百官具皆心中哀叹起来,又一条祖宗家法到建文皇帝这被废除了。

但是,那又如何呢?

谁也不愿意站出来跟皇帝说“擅改祖制必有不详”这种废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