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陡然间,朱允炆叹了口气。

“人有了智慧,他的一举一动就会考虑利益,会权衡和计算,而民不开智,就容易被蛊惑,被煽动,最后事情便闹得越来越大,满盘倾覆。

朕立《建文大典》的目的,就是要开天下百姓的民智,这样一来,我大明的江山才能真正的坚不可摧!”

一个闯王能打进北京城,逼死崇祯帝,一群闯王呢?

几百年后,李自成口号就算喊的再如何响亮,也没人会搭理他了!

跟着你造反,我们卖命让你当皇帝?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第247章 编修《建文大典》(下)

编修《建文大典》绝对会是一项大的工程,即使朱允炆并不打算整个跟历史上《永乐大典》那般,弄出一套官修的大型百科全书,但仅仅他方才说道的那几项,全部收录起来都不可能是一年半载能搞定的。

而且因为这部《建文大典》的定位是题库知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基层的士子用来考官,那将来他们势必是需要彻夜苦读,就好比后世考学的死记硬背,走的是填鸭式应试教育模式。

“朕这边只是大概的提出个大纲想法,具体的框架补充还是卿等来操心了。”

朱允炆举起茶碗虚引一圈,四人都赶忙表态,保证不负圣意云云。

“多看看这些具体的知识,原比他们捧着程朱理学、四书五经要好得多,朕这些日子还真扎下心看了一下《中庸》、《大学》之类的先贤古典,都是先人的思想智慧结晶,但在眼下我大明都用不到了,何况几十年、几百年后的大世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不能因为先贤写出了一本了不得的书,大家就迷信权威的给捧上天,说到底就是一种适应时代的治国之术罢了。

春秋治春秋的,隋唐治隋唐的,大明自然要治大明的。

大家不是一个时代,这些书,就当做民族的瑰宝保全起来就成,就跟后世一样,这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文明印记,而不应该捧着这本书来开大会、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