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先说眼下的战事吧,打仗的事朕不懂,四叔乾纲独断便是,总参拟个日子和发兵的章程,朕这边就批了,南直隶和北平沿道的官仓储粮还够支撑五十万以内大军打一年的。”

“用不了一年。”

朱棣信心满满地说道:“辽东和兀良哈三卫出五万骑兵,北平和大宁出五万,十万人足够吃下斡难河,敦煌守河西走廊的兵,有臣当年的重骑,让盛庸再打西北调几万人,拦住马哈木等人回撤的路线即可。

斡难河这边只是一群妇女孩子,手无寸铁,大军一到,狂寇冰消。只要俘虏了这群牧民和牛羊,留给马哈木、阿鲁台两个玩意唯一的选择只有投降!”

“好,四叔放手去做吧。”

手掌拍在沙盘边沿的实木案上,震响声中,朱允炆目视朱棣郑重道。

“事关我大明之千秋伟业,务必一战定之!”

第257章 统一计量体系(上)

当朱允炆这个皇帝打定主意要发动战争的时候,大明上下唯一能做的只有配合。

军政分离下的优点在这里就体现出来,大明的战争机器在发动之前,朱允炆压根不需要跟内阁那群文臣们商量这场仗能不能打,应该怎么打之类的废话。

朱允炆唯一找到内阁商量的,便是在行军路线上涉及到的地方省府应该如何配合这场战争。

虽然军政分离、但是文武能够合作,这种一体同心的环境,大概是每一个穿越成为皇帝都梦想打造的朝局。

当然,这场大规模的调兵遣将行为对外说的则是‘草原会猎’。

毕竟名义上来说,大草原现在就是大明的疆域,哪有自己打自己的道理。

总得给朱允炆这个皇帝留点脸面不是。

前脚刚收了人家两年的朝贡,数以万计的牛羊马匹,转过头就派大军去偷袭人家老巢,不好说更不好听,为了在青史上给朱允炆拉一块遮羞布,不得不找了一个会猎巡狩的借口,说军队是去大草原操练马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