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金陵这座红粉佳人城,从里及外都散发着让人目眩神迷的光彩,在这座城市里呆的久了,那些曾经叱咤战场,浴血豪情的将军,一个个似乎身上都带了不少胭脂香。

除了风气的原因,便是政治原因。

不能再让江南文人集团继续强大下去,出于平衡政局的考虑,大明的政治中心势必要北移。

再然后便是为了防微杜渐的控制住大草原以及辽东。

南京临海,等到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南京势必会成为大明重要的拓海权城市,理论上来说比北京的地理优势更大,但同样的原因,战争的潜在威胁也很大。

哪能将首都放在敌人的射程之内。

而且起码在两百年之内,唯一能对华夏民族造成威胁的,仍然还是路面上的游牧民族,所以朱允炆更在乎的是如何控制住大草原以及辽东那一片广袤土地上的各种民族。

当然,虽说朱允炆眼下有了这种想法,但真等到实施的时候,又不知道哪一年的事了。

说到底,还是国家眼下没钱啊。

跑北京又不单单只是修一座皇宫,还有迁民实城,要重新规划城市,修缮城墙,修路、供排水系统,这些工程之浩大,可比修一座皇宫的花销要大的多。

而就在朱允炆惦记着迁都事宜的时候,远在北地的朱棣已经来到了东胜卫城。

这里是漠南都司十几个卫所的核心所在,也是宋晟的帅府署衙。

“一别五载,燕王殿下风采依旧啊。”

故人相见,难免一阵寒暄。

宋晟看着眼前白净不少,身形更是微微发福的朱棣,已经很难将后者跟自己印象中那个同自己并肩作战,喋血沙场的燕王联系到一起了。

宋晟在打量朱棣,朱棣也在打量宋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