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基层的衙门一旦惫懒,那么中枢的政策再好也是徒劳。

所以要层层施压、层层问责!

“中枢这些部堂署衙工作不到位,朕就找内阁的麻烦。同理,各省布政搞得一塌糊涂,内阁就会找他们的麻烦。”

唤来一名小宦官,朱允炆将这份奏本交给他:“去,给杨士奇送过去。”

而当杨士奇在文华殿接到这份上谕之后,便苦着脸喊过其他三人,一一传递观瞧。

“将来的日子,咱们几位恐怕连喘气的时间都没咯。”

这份问责条例之严格,就宛如一座大山压在他们肩膀上一般无二。

“现在别想这么多,先把架子搭起来,然后好好想想这份五年计划怎么定。”

郁新道:“我刚才找夏元吉说了拆分户部的事,把他开心的手舞足蹈,也不知道等五年计划做出来之后,他还能乐出来吗。”

啥时候当官还要制定计划指标了,这天底下就算商人也不敢说年年都赚钱,偶有个天灾人祸很正常的事嘛。

“那些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选出得力的新署衙主官。”

杨士奇托人把吏部尚书朱高炽、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清喊了过来,跟二人通报了一下这件事。

“新的衙门有商务部、国有资源部、税务总署以及教育部,这四个新衙门的部堂,你二人有什么建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选一个好的主官,才能让他们内阁省心,不然搞得一塌糊涂,五年期满,他们才是真的连哭都没有眼泪。

新的部门、新的堂官、新的政治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