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京道还好建,眼下有水泥、有工人,只要控制一下每日的工时和避避暑,死不了几个。

募一百万工人,多段一起开工后期接上即可,只要钱到位,魏均有底气一年内铺完!

不就是去西安和成都吗,就算往四川的麻烦些,虞衡司多整些火药也能给炸出一条路来,震碎的山石正好送往长江沿岸混着水泥筑大堤。

但是孝陵和船厂的活计哪里是人多就行的,人多你也放不下啊,这是慢工出细活的地方,五年之内想要完工,就得白天的时候轮班工作,晚上那是不能修葺的,哪怕挑灯夜战也不行,得让太祖皇帝睡个好觉不是?

外部内部一起忙乎,真正需要加派人手的地方,便是自西南运送石料和木材,只是一个孝陵主体化建筑那还真不难,难得是占地多达三百顷(近两百万平米)的外部风景地貌,而且还要顺带着把东陵也清理出来,如此整个孝陵陵园才能算上是整体化竣工。

魏均找一群几十年匠龄的老匠户实地勘测了一下,动用二十到三十万人还要加上超十万人的运输队伍,才可以保证孝陵在两年内整体竣工。

历史上的孝陵是永乐三年竣工,如果算上如东陵的伴建陵寝整体化竣工,还要好几年。幸亏在这个时空没有打靖难,朝廷的精力可以稳定的用在国内各处工事上,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稳定展开。

因此魏均的打算便是先花大价钱把最耗时间的孝陵以及船运造出来,后面每年开的预算拿去修路筑堤。

这第一年的两千万两,算是工部的最低预算了。

夏元吉气的跳脚骂娘,朱允炆则在恶趣味的想,夏元吉是不是被崇祯魂穿了?

要不然为什么每一次花钱的时候,他都像个泼妇一般。

工部也是敢开口,一张嘴,就是崇祯朝好几年的岁入。

魏均也不吭,任由夏元吉把他喷的一脸唾沫,最后等后者骂累了,就滚刀肉一般伸出自己的手。

你骂归骂,给钱吧。

“这钱,户部出了。”

夏元吉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的话,红着眼盯住魏均:“老夫会自户部往工部加派十名度支郎,工部每一笔开支采购,都必须由我户部度支全程参与,但凡有一两银子对不上数,魏部堂可别怪老夫参你一个渎墨公款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