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页

这么一计算下来,未必不可以接受啊。

看到沃格心动,马大军更是笑的开心。

在印度事情上,皇帝交代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合作共赢!

第407章 落日余晖(八)

朱允炆为印度制定的所谓合作共赢,是在东印度公司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大的改进,确实是要比原时空的约翰牛仁慈不少。

东印度公司的横征暴敛有多么可怕?

仅1769年到1770年,整个印度因饥荒而饿死的人数高达近两千万!仅孟加拉一邦,就饿死了一千万人!

想想吧,就在邻邦的大明,天启年间,西北拉了饥荒,前后饿死了十余万人,就蹦出了一个叫李自成的家伙,前后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把大明王朝送进了坟墓。

而在一百多年后的印度,连年饿死几千万人,都没有一个地方说要把约翰牛赶下大海,上亿的印度农奴唯一想到的抵抗方式,竟然是罢工和抗议!

如此奇葩的国都和民族,不压榨他们,朱允炆都觉得是对大明的犯罪。

但压榨归压榨,中间的这个度还是要好好把握的。

即使印度人不会造反,朱允炆也不想炮制出如此死伤惨重的大面积饥荒,因为,人力也是一种资源。

七成的征收不是底线,而是一个天花板,等什么时候印度闹灾,还可以酌情减少。

至于代理人制度的印度总督,朱允炆也没有抄约翰牛的功课。

东印度公司是雇佣制度,各邦总督有些像东印度公司的职员,领薪水的那种,无论公司攫取压榨多少财富,分到这些总督手里的,少的可怜。

而朱允炆眼下打算推行的,是‘股份制’,大家一起抢,抢完一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