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页

离开科学院之前,朱允炆问道郑和,后者自然是摇头不懂。

“因为朕希望有一天,这东西能装到船上去。”

走出科学院的大门,阳光正好,恰逢冬月最是舒适。

朱允炆仰首,闭目陶醉。

“那样的话,朕从长江口登船,不需半月就可以领略到恒河的风景了,这天地再如何广袤无边,终究只是朕的后花园。”

身背后的郑和看得心潮澎湃。

即使带了几年孙子,但自己眼前的皇帝还是那个笑谈间拓土开疆,在上亿明联人民心中堪称强大如神灵的伟大帝王。

只不过这位上了岁数,没有了几十年前的青春正茂,所思所想已经让人很难从外在的一些细节上看出端倪罢了。

钟楼响了磬,这是眼下进入十一月后南京的常态。

只要是白昼的时候,每个时辰都会敲一次,钟声传遍方圆几十里,送进数百万人的耳朵和心里用为提醒。

那便是距离朱允炆的寿日,越来越近。

第538章 明联大典(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进南京,城南的老李已是熟练的打开店门,将各种琳琅满目的水果摆上货架。

别看是冬月,这时节的水果品类也不在少数,加上前两年搞出的什么大棚种植,冬天照样能吃上反季的甜美果实。

而没摆上一份新鲜的水果,老李都会把货架下标注的价格标签给抽掉,然后换上新的。

就如眼下刚刚放上的香蕉,原本的‘六十文一斤’就被改成了‘七十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