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页

“丁口过亿,自然是国家之喜,但欣喜之余,还望诸卿能更感肩头之重啊,这可是亿万张嘴等着吃饭呢。”

这一句提醒,原本还喜气洋洋的奉天殿顿时冷场。

所有人都回过神来,人口多确实是好事,但是对他们这些当家做主的官员来说,如此多的人口可就不全是好事了,肩头的压力得多沉啊。

“你们总唤朕圣人,朕便是真神圣,亿万丁口朕一人如何治理的过来,总还是需要诸卿佐助啊。”

朱允炆已经能够感受到自己肩头这沉甸甸的,不亚于泰山倾覆的万钧重担。

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一个丁口无限繁衍增长和社会各行各业都开始繁荣发展形成一定秩序的时代,已经不是一个所谓帝王就可以完全通过超前眼光便可以掌控得了的。

历史特定时代背景下随着这个国家国内的社会发展转型势必会拥有新的吁求,这个吁求可能是主动性的,比如当初许不忌调研南京工厂时工厂厂长提及到的工时制。

这便是工人们主动性的吁求,而这只是时代吁求中千千万万个缩影中的一个。

更多的吁求是被动性的,包括所谓的‘马洛斯精神需求层次’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还是随着百姓的民智启发后引起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治理需求。

这种需求到底是普遍理想化还是理性化治理便是摆在统治者面前最大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这种吁求是整个国家社会一种被动性。

而更令人束手无策的便是这种吁求几乎无解。

什么是普遍理想化治理?

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所谓理想国。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基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普遍理想化。

这个国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遵纪守法,人人道德高尚,这都是普遍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