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页

而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董卓董太师。

下场老惨了。

有明一朝,也有活太师,比如洪武朝的李善长,至于结局嘛。

明史记载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因胡惟庸案而受到诛连,被夷族,明实录中亦提及坐罪谋逆,金牌不赦。

这就是所谓的免死金牌不免死。

虽然没写一共杀了多少人,但谋逆不赦,按照洪武朝时期的律法来定,起码也是个夷三族,那么几十条人命应该是最低的。

这么看起来,活太师这个职衔,委实是一道催命符。

这也是为什么许不忌一加封太子太师衔之后,各省的反应如此大的缘由。

有那么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朱允炆这位皇帝已经对许不忌不满,打算拉清单要许不忌去死了。

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风向,结合到许不忌上位三年,权知一时,独擅国政,将整个内阁变为许府一言堂,换了哪一个皇帝不都得猜忌三分。

于是乎,就开始有些对于许不忌来说不算是怎么太友好的文章出世了。

什么任人唯亲、施政粗暴、结党营私的帽子呼呼的往许不忌脑袋上扣。

“阁老,这些文章,发吗?”

通政司左通政杨荣苦笑着手捧一堆信笺,站在许不忌的书桌前是站立难安。

“发呗。”跟杨荣的苦大仇深不同,被攻讦的当事人,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许不忌反而是一脸的淡然:“我按着不让发,搞文字狱,那不反而坐实了这群人嘴里对我的评述了?

我们做官的堂堂正正,不应该怕这些风言评述,缩手缩脚的什么都怕别人说,那这工作还做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