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后却不过都是一场空,《春雨》的出现和沉寂都来得太快,就像是一场虎头蛇尾的笑话。

萧肃是知道她这篇“处女作“的,出于关心,他还曾仔细关注过这篇作品前后的发展,分析过它最终销声匿迹的原因。

最终得出了一个结果,”你这篇小说其实写得并不差,只不过是时运不济,正好撞上了《说张三》的发表,小容你实在不必因此气馁。”

这是他的真心话,以简容的年纪来说,能写出《春雨》这样的文章,已经算是同龄人中拔尖的存在了。

按照正常的发展,有简家在背后造势,《春雨》实在是不该如现在一般寂寂无名的。

但谁叫它遇上了《说张三》呢?遇上了这篇很有可能会在青史上留名的小说。

《说张三》的光芒之下,同时段的其他文章都得退避三舍,更别说是和它同一刊物,就排在它隔壁的《春雨》了。

“也不知道这个容与是哪位先生?”简容其实也觉得,这次实在是自己太过倒霉,偏偏和《说张三》撞在了一起。

按照她的想法,这位容与先生的思想极为高深,行文间没有一丝脂粉气,应该是一位三四十岁的男性学究吧?

这样说来的话,她败给了对方,倒也不算是太过丢脸。

被她这么一说,萧肃心里也对这位先生起了一丝好奇。

《说张三》他仔细研读过数遍,甚至还亲自下场为它摇旗呐喊过,此文语言富含深意,常读常新,很多地方竟都能品出对当下时势的隐喻,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