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之前的准备到底是不充分,第一次出版的数量只有两千本,且就是这少少的两千本,还大部分都被书店老板希尔给订走了,即使现在又催促着印刷厂那边加急印刷,但再加急也还是需要不少时间。

一时间,《保罗》在市面上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趋势,第一批买到《保罗》的人,引得不少慕名而来的人都羡慕不已。

而人都有一种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贵的心理,经此一遭,《保罗》反而因祸得福,被宣传得越发火了。

这时候的华夏人中,不算那些自古流传至今的经典古籍的话,还没有一个人的文字,能在另一个国家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甚至未来还可能在国际上引起一些反响。

这个时代的华夏,甚至在华夏人自己心里,我们的很多地方都是落后的,因此很多同胞在面对西人的时候,都潜意识里的有着一种不自信。

这种文化不自信带来的深刻影响,有些甚至遗留到了后世,所以我们格外的看重外国人对国内一些作品的反响。

我们希望能“走出去”。

尤其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种情结更是深重。

《保罗穿越记》已经在西方的这片土地上引起了一些反响,但距离这反响传入国内,尚还需要一些时间。

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