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在我这个旧式女子看来,这社会上推崇西方,竟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凡是沾着点西方气息的,不论好坏,皆被添上‘好’这个标签凡是沾上封建、守旧这几个字的,就皆是落后的,遭人轻视之物我国家传了五千年的东西,应不至于如此吧?”

陈知意其实早就想说了,当前的国家是弱,国力是比不得别的国家,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国家流传了五千的文化,就比西人的那些东西低级了。

旧式女子落到这个地位,不过是这时候“一刀切”向西方,文化不自信下的一个缩影。

“你们在西人面前卑怯,转头就把这种鄙夷发泄在旧式女子身上,第二天再披上一层西式文明的皮,为自己的不道德找了个绝佳的借口,这行为真是文明进步极了。”

陈知意写完后,在写到对东西方文化的“一刀切”的时候,到底是不愿意引战,只轻轻几笔带过。

说了有什么用?国家没立起来,什么文化自信都是空谈。

剧情里的原配没有发声渠道,陈知意却是有的。

在燕京日报刊登了这篇文章后,因为“萧肃原配”这个身份,再加上这桩闹得满城风雨的离婚官司,旧式女子的处境迅速的引发了一些人的关注。

大多是被捉住了痛脚的,曾经做过,或者正在“抛弃原配”的文人。

这时代,话语权大多掌握在男人,尤其是这些留洋归来的进步青年手上,另外一些虽然也能在报纸上发言的新派小姐,却是吃到了“新派”这个标签的红利的,自然不愿意沾手这种敏感的事情。

这篇文章一经发出,便引来了众人的口诛笔伐,甚至情形要比陈知意没发文时更坏。

陈知意没发文时,报纸上对她的贬低,大多是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这些文章只是觉得萧肃另结新欢理所应当,从没有一篇文专门针对这个原配,非要踩她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