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当前国际上的文学环境,对华夏来说是十分不友好的,大多数奖项都只是“欧美圈内自己人的游戏”,不怎么带华夏这片的人玩儿。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保罗》拿到了今年四月份的普利策奖,对许多方面的人来说,都会是一项不小的震撼。

不同于华纳的激动,陈知意这时候还维持着一贯的冷静,“可是我记得,这个奖的颁发条件,有一条是限定了作者必须是美国人?”

她不觉得《保罗》有那么大的魅力,能让主办方破格改了条件。

“是有这个条件,但我的消息来源是我的家族,绝对不可能是子虚乌有,”这句话华纳说得斩钉截铁,“这个奖项毕竟还年轻,做出这种破格的举动,也不算太出奇。”

“你一定要去一趟,你和我一起去,今年又是阿诺德的电影上映的一年,如果运作得好,《保罗》今后就真的要上一个大台阶了!”

《保罗》是陈知意的心血,但也是经过华纳的手出版的,他对《保罗》的感情绝对不低。

“我考虑一下。”

这个奖来得蹊跷,陈知意内心对它,其实并不抱什么期望。

但她的确是想要有一个契机,能在近段时间去一趟美国的。

穿越到这个时代,因为预先知道历史,她在行事上是占了许多便宜,但这种便宜,仅限于对事态发展的大致判断上。

比如说她知道以后会是信息化的时代,知道战争会爆发,知道更适合目前国情的是哪种政治制度

但她对一些标志性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其实是全无把握的。

这是一个平行的时空,她知道一些事情,会如她所知的历史一样发生,但很多时候,两个时空事件发生的时间段,或提前或推后,大多都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