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俞城交响乐团虽然名气大,但经费还没充足到能财大气粗的给十几个人买头等舱的地步,大家都坐经济舱,到了莫斯科后直奔酒店,休息了大半天才缓过来。

交流会就在他们下榻的酒店举办,缓过劲之后大家才注意到这次住的酒店居然是五星级的,纷纷感叹团长终于大气了一回,直到其中一个人默默的戳穿事实,“这是因为主办方财大气粗,把整个酒店都包了下来,我们住酒店有主办方报销,半分钱都不用花。”

说完之后其他几人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有人转移话题,“你们知道团长为什么要带上她吗?”

“她”特指的是沈央央,乐团里虽然暂时还在观望,但私底下对她的讨论却不少,因此一用这个代称大家都秒懂。

其实这几天已经有人主动朝沈央央释放善意了,是在飞机上怜爱她的那位乐团成员,现在有人又提起这个话题,也不是真想知道原因,只是随口顺嘴的问一下。

没想到这次却有了答案,宁远冷不丁的开口,“团长说,是因为对方参加国外演出和比赛的经验丰富,可以很好的弥补乐团的短板。”

说完后立马有人不赞同的开口,“她还是个孩子呢?难道指望一个小孩反过来照顾我们?”

说话的正是位年纪比较大的成员,说完后才环顾四周找了找人,咦了一声,“小沈人呢?”

因为没参加排练,在交流会上既不用上台也没有什么明面上的任务的缘故,大家都默认沈央央就是随行来见世面的,因此对她的管理也不太严格,时常不能注意到她的位置。

不过这不重要,沈央央有四年留学经验的事人尽皆知,她又是个大人了,在国外想必不会走丢,因此大家的话题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交流会上。

宁远说的是对的,他们乐团里的人虽然基本上都去国外进修过,比赛和演出也是有的,但在这方面的经验的确不太丰富,他们主要的活动场地还是在国内。

直到交流会开始,他们乐团要上场表演了,沈央央才默默回到了队伍里,随行的工作人员简短的嘱咐了她几句后,注意力就全放在了即将上台的几人身上。

其实不仅是他们乐团的人,其他国家的参会人员,也都把注意力放在要上台的几个人身上,根本没人注意到坐在后排的沈央央。

沈央央本人倒不觉得无聊,实际上她很少有这样不上场,单纯欣赏别人演奏的时候,她一个人坐在后排,自在的听台上的表演。

这次交流会上的演奏,的确都是各个国家首屈一指的乐队水准,她甚至在其中看到了好几张熟面孔,这让她觉得十分亲切。

而此时刚上台表演完的俞城交响乐团的众人,心态却没有她这么悠闲了,起因是在交流表演环节结束后,不知道是哪个乐团起的头,非要各个乐团再派出一个人出来,单独竞技交流一下。

这样的交流,名义上虽然还是友好的形式,但任何东西只要沾上了“竞技”两个字,就免不了要排出一个一二三,更何况是这样的场合,即使乐团本身并不是官方单位,此时的形式下也会或多或少的代表着各自的国家。

这次莫斯科交流会是俞城乐团长曲深衣亲自带队,她倒是没怯场,只是犹豫的开口问,“真的要比?”

对面其他国家的乐团代表点点头,他就是带头提出这个提议的人,当然会率先提出这个想法,本身就说明了他对自身乐团实力的自信,刚刚上场的基本上就是各个乐团带来的精锐,他扫视过一圈,自觉没人比得过他们乐团的成员。

实际上他的自信绝不是无的放矢,当今世界的主流乐器还是由西方世界引导,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古典乐器因为本身就源自西方的缘故,在这些音乐领域z国一向处于弱势地位,这一点从世界知名音乐家的地理分布上就能看出来。

这位乐团代表提出这个建议时,根本没把俞城交响乐队放在竞争对手里,他们或许在国内很有名,但放在国际上根本不够看,他主要针对的是其他欧美国家的乐团。

莫斯科艺术团因为主场作战的缘故,率先响应,环场一圈后,他们也很有自信,“这次交流赛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就不参加了,以后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嘛,这样既能切磋交流,还能指点一下年轻音乐家,算得上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这是当然的,他们这些成名已久的下场还有什么意思?一个乐团的未来,得看他们中新鲜血液的潜力。

大家都很有自信,觉得自己乐团内的潜力天才绝对能在这场单人竞技中脱颖而出,实际上也是如此,这场交流会聚集了各国首屈一指的乐团,换句话说就是各个国家近年来的精锐的音乐天才,此时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