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想到这里,简容垂下眼眸,心里越发不甘。这边陈知意忙着处理各种事务,提前做着准备。

而另一边,她寄出去的那封信,在历时一周后,也邮到了收信人的手中。

穿越到民国,陈知意少女时期也不是没有做过文豪梦的。

那时候她往几家常读的报社邮过几篇散文,虽然后来因为家庭原因没有继续投稿,但一来二去的,阴差阳错之下却和报社当时的编辑反倒成了知己笔友。

自从西学之风盛行后,时下最流行的便是关于各种思想的辩证讨论,这方面陈知意占着天然的优势──她来自后世,纵使当下这个时空的发展,和她原本的时空并不一致,但大体上的走向,却应当是大差不离的。

熟读高初中政治课本,对资本论偶有涉猎,还勤勤恳恳的上完了大学马列课程的陈知意,和笔友谈论起这方面的话题来,简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般,偶有灵光闪过,对他人而言便是醍

醐灌顶。

毕竟她所知晓的,本来就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精粹。

而当时和她相谈甚欢的那个编辑,名字叫林路留。

“南林北萧”,指的是南面和北面文坛崛起的后起之秀中最强劲的两个,“北萧”指的是她丈夫萧肃,而这个“南林”,则代表的是和萧肃齐名的林路留。

林路留的名声之甚,由此可见一斑。

陈知意有时都有些怀疑,她以前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说结婚后和一些追求者断了关系,那还能说得通,但一些君子之交,比如林路留这样的朋友,她怎么也脑子坏掉了一样和人断了联系?

尤其是细数结婚之后,她竟然就真的起了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的打算,彷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试图将她拨乱反正,同化成原本的林知意这个”角色“一般。

陈知意寄出信后就没再关心这件事了,但远在沪市的林公馆,却因为她这封信引起了一些波澜。

时隔三年,林路留再次收到了少年时期知己好友的来信。

当年骤然失去知己的音信后,林路留不是没想过去收信地址找人,但真找过去之后,却发现信上的地址竟只是一个代收点,除了对方的笔名“容与”和性别为女之外,其余竟一无所得。

佣人将这封信递到他手中的时候,看着扉页上清秀的字迹,林路留摩挲了两下,竟有些不敢细看。

若非是遭遇了什么重大的波折,她何至于断了和自己的联系?

“相放兄,见字如晤”

林路留,字相放,看完整篇书信后,他才缓缓的吐出一口气。

因为吩咐过佣人,收到署名“容与”的信件时,务必第一时间交给自己,而此时林公馆里正在举办聚会沙龙,其实并不是适合读信的好时机。

有好友看他对这封信如此着紧的神色,忍不住调侃,“林兄收到了哪位佳人的信件?竟是如此的迫不及待?”

嘴上虽然这么调侃,但其实在座的人心里却并不一定这样想──原因无他,林路留虽然出身世家,少年成名,但其本人却是十分洁身自好,未曾听说过他闹出什么风流韵事不说,平时对着其他可爱淑女也常常是不假辞色。

林路留笑笑没辩解,高山流水遇知音,他当然无意和别人解释和知己之间的信件。

他虽不搭话,但在座的除了文人教授之外,还有不少受过心思想教育的淑女,男男女女的一多,话题又转到了这里,免不了就有人谈起了时兴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