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这一放就是一个星期,这期间,黄成文虽每天都照例买了《燕京日报》,却一次都没有碰过这篇正在连载的小说。

直到星期天的下午,实在闲得无聊,他才开始一张报纸一张报纸的读这篇小说。

哪知这一看,竟就拔不出来了!

一个星期的时间,说起来多,但小说又不是天天都连载的,七张报纸,算起来只登了三万多字的连载。

就这三万字,能顶什么用!

不舍的看完最后一小段文字,黄成文不禁为自己之前的傲慢感到懊恼,早知道他一开始就看这篇小说了!

如果早点看,从第一章开始看,那他就能早一个星期发现这本好文啊!

对于他这种嗜书如命的人来说,读到一本好的小说,就跟给他续了半条命似的,这就是精神粮食啊。

感叹完后,黄成文把报纸整齐的叠在一起,溜达溜达就出门了。

他要去推文!这么好的小说,不能只有他一个人每天苦苦的等更新!

如黄成文这样的例子,近段时间在燕京比比皆是,陈知意写文时,本就是照顾着市民阶层的口味来写的,她又专门修过心理学,十分擅长调动人的情绪,一时间看过这篇《保罗穿越记》的人,真是被主角的这些经历折磨得心情忽上忽下。

连载到十万字时,《保罗》积累下的口碑,终于到了一个临界点,形成了喷井式的爆发,这时候,小报上开始出现了对这篇小说的评文。

“笔者从未读过像《保罗穿越记》这样新奇的小说毫不夸张的说,这篇小说不同于时下的任何一篇小说,是一种新型的小说类型!

这篇小说的作者容与先生显然对西方十分了解,且笔力十分强劲,其中的许多描述和评价都很中肯,因此笔者大胆的猜测一下,容与先生或许曾经在英国留学过?

除了对西方的描写十分翔实之外,这本小说并没有因为纪实,丢掉小说这种体裁特有的调动人情绪的力量,《保罗》的情节跌宕起伏,从男主保罗穿越写起直到现在,保罗已在去往北美的船只中,攫取了第一笔财富,期待接下来的发展”

“大胆预测一下,在不久的未来,《保罗穿越记》或将引领出一种新式小说类型──穿越小说的潮流!”

《保罗穿越记》,已然在燕京市民中小火了一把。

第19章

如果说《保罗穿越记》小火一把后, 对此最高兴的除了陈知意这个作者之外,还有谁的话,那肯定是《燕京日报》负责她的编辑丁思。

丁思是《燕京日报》的老牌编辑之一,曾经发掘出过许多新人作者, 也正是因为他在报社里工作了多年, 所以才能极力给容与这个新人, 争取到千字五块的最高待遇。

当初他首次看到容与的《说张三》时,心里就有预感此人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只如此,当机立断就决定付出极大的诚意, 也要签下这个作者。

这其实是很没有规律的,毕竟容与才发表了一篇小说,但在这个行业做久了, 丁思看人自有一套眼光, 在他看来, 容与就是一匹千里马。

他是真的看好容与这个作者, 也是真的在不遗余力的捧容与的新作。

这篇《保罗穿越记》刚被寄到报社的时候, 其实评价十分的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以丁思为首,极力主张腾出大量位置, 重点捧这本小说;而另一部分人却十分不看好《保罗》的前程,认为它“步子跨得太大, 过于荒诞”, 以及“写的不是本土的故事, 恐怕会在当下市场下遭遇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