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古有伯乐相马,今有他丁思慧眼识珠,还好当初他力排众议签下了容与!

可以预感的,在今天山石先生的这篇评文后,《保罗》必定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起来,丁思沉住气,开始有条不紊的做后续的刊登安排。

如今报社极有可能加大《保罗》的排版量,而容与目前交给自己的稿子,却只剩下了五万多字,根本不够多少期,想到这里,丁思不免忧虑起来,生怕新人作者不懂连续更新的重要性,导致最后开了天窗。

而且他也有点想知道之后的剧情发展。

思虑再三后,丁思决定向容与去信一封,催一催他努力写作。

容与的收信地址在燕京,其实更好的办法是亲自到作者家去催更,但直到如今,他都还没见过容与本人,只在打钱的时候知道是一位陈姓作者。

也不知这位屡屡写出奇书的陈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

看他对西方事务极为娴熟,且常有一些精辟犀利的观点看法,这些看法,均是非知识储备量达到一个程度,否则是决计发不出来的,从这点来看,陈先生应是位留过洋的博学之士吧?

这收信地址在燕京大学附近,说不定这位先生现今,就正就职于这所大学?丁思万万想不到,他眼中博学多才的容与先生,会是文学圈子里流传甚广的,“阻碍”了萧大才子和他师妹相恋的那位大字不识的糟糠原配。

此时的陈知意正对着这封言辞恳切的催稿信,感到十分的头秃。

她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写文上,日日勤耕不辍,为什么读者朋友们还是不满足?

把信放在了桌子角落里,陈知意装作没有这件事的样子,翻看昨天收到的林路留寄来的信。

林路留信里一口应下了带她去座谈会的事情,并且十分轻描淡写的表示,当天会来的法国文学家阿伦先生,他在国外时和对方颇有几分交情,如果陈知意愿意的话,他可以为两人引荐一番。

===第16节===

同一时间,萧肃和简容也正说起了这次座谈会。

简容的语气十分苦恼,“师兄,这次座谈会邀请了不少前辈,这么多人,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和阿伦先生说上几句话。”

萧肃想了想安慰她,“你在写作上很有灵气,且又研读了不少这位先生的作品,不用对此太过担心。”

“如果我上次的那篇《春雨》能写得再好点就好了,这样到了阿伦先生面前,也能有底气一点。”

简容是真的很可惜,明明在《春雨》发表之前,她还曾有过一股强烈的预感,这篇文一定会给她带来点什么。

但最后却不过都是一场空,《春雨》的出现和沉寂都来得太快,就像是一场虎头蛇尾的笑话。

萧肃是知道她这篇“处女作“的,出于关心,他还曾仔细关注过这篇作品前后的发展,分析过它最终销声匿迹的原因。

最终得出了一个结果,”你这篇小说其实写得并不差,只不过是时运不济,正好撞上了《说张三》的发表,小容你实在不必因此气馁。”

这是他的真心话,以简容的年纪来说,能写出《春雨》这样的文章,已经算是同龄人中拔尖的存在了。

按照正常的发展,有简家在背后造势,《春雨》实在是不该如现在一般寂寂无名的。

但谁叫它遇上了《说张三》呢?遇上了这篇很有可能会在青史上留名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