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这是我的一位……故人,于笔记中写道的,”说话间,谢不逢的目光竟变得温柔起来,语气中似有无限眷恋,他的手缓缓从书册上拂过,继而抬头望向文清辞和宋君然,“不知二位可愿配合,照此书而行?”

说着,谢不逢便将书翻开放到了桌上。

此时,宋君然也认出了这本笔记。

《杏林解厄》上有文清辞全部的心血,他详细记录了自己每一次解剖的目的、过程与结论,甚至于还配了亲手绘制的图画。

谢不逢似乎在文清辞走后,将这本笔记仔细看了一遍……

他翻的这一页,正是文清辞绘制的详细解剖图。

看谢不逢的意思,似乎是想让他们这两个江湖郎中,比对着《杏林解厄》进行剖解。

说完刚才那句话后,谢不逢还不忘补充道:“雍都太医迂腐,恐怕不愿行此事。故而只能麻烦二位。”

太医当然有能力比照《杏林解厄》进行解剖,但这个行为在当下的时代,过分离经叛道。

按照文清辞对那群太医的了解,让他们去剖尸,这群人定当不干。

甚至还有可能做出以死明志这种事来。

谢不逢自小独自生活在皇陵,没什么天地人伦的概念,因此他竟比任何人都要顺畅地接受了原主的那套理论。

他的话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同样想到这一点的宋君然,竟一时语塞。

说话间,谢不逢的手指,再一次落在了那根羊毛手绳上。

“可惜我那位故人,已不在了。”

他的声音淡淡的,似乎只是于不经意间想起了故人,接着忽然生出了感怀一般。

可是文清辞却从这平静之中,听出了无限的哀伤与落寞。

他的左臂,随之生出了一瞬的刺痛。

“好。”

不等宋君然反应过来,文清辞便已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说:“我们定将尽心竭力。”

文清辞的声音穿过帷帽与白纱,落至耳边,变得模糊又不清。

但是语气,却无比郑重。

烛火的映照下,谢不逢缓缓点了点头,他也站起了身:“好。今日时间不早,两位先生请先休息一番,待明日清晨再行此事。”

语毕,便转身打开了后堂的木门,对守在外面的小厮吩咐道:“收拾两个房间出来,给这二位先生居住。”

“是,大人!”说完,小厮立刻朝后院小跑而去。

涟和县衙署不大,能够住人的客房满共也就三五间。

在来的路上,县令已经提前做好了安排,让随行太医与侍从,宿于自己的私宅之中。

只有谢不逢一人,住在县衙署的后院。

而现在,这里又多了两个客人。

谢不逢这一番动作行云流水、理所应当,完全没有给人留下打断的时机。

吩咐完之后才回头向文清辞与宋君然说:“二位是松修府人,在涟和应当也无住所。宿在府衙之中,行事较为方便。”

谢不逢的话里,没有半点命令的意思,但却让人无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