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哀家听闻,陛下前阵子龙体抱恙,特从庙里求来佛像,替陛下祈福。”

“太妃有心了,”谢不逢的语气与平日没有太大区别,“此番实在是劳烦。”

说话间,慧太妃也抬头,默默地朝珠帘后看了一眼。

隐约见到谢不逢气色还好后,她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见谢不逢和自己客气,慧太妃忙道:“陛下乃一国之君,身体也是国事,何谈劳烦。”

废帝死了,慧太妃也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装下去。

她的语气虽然还是有些夸张,但是神情却比往常平和了许多。

显然,这才是慧太妃平素的样子。

客气过后,她还不忘拉近距离追问一句:“不知陛下现在如何,可还有不适?”

谢不逢缓缓旋了旋手中的茶盏,目光穿过珠帘,向窗外落去。

停顿几刻,摇头道:“朕在涟和遇到一位郎中,多亏了他的照管,此时已恢复了大半。”

确定谢不逢的身体并无大碍,一定能撑到册封,慧太妃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时,站在她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谢观止突然开口:“没想到一个江湖郎中,竟有如此的本事……”

说话间,他不由自主地攥紧了双手。

毕竟差一点就死于对方手下,谢观止到底还是有点害怕谢不逢的。

谢不逢挖棺时顺手钉在他身边的那把剑,给谢观止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

回到雍都后,他连着做了几个月的噩梦。

这阵已经刻入魂灵的惧意,逼着他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不知道与文太医相比,谁的医术更好一些?

谢观止忍着没有说出最过分的那句话,但是下一秒,慧太妃还是一脸紧张地朝珠帘后看了过去,试图看清谢不逢的脸色,判断他有没有生气。

……自己这儿子,怎么总是触谢不逢的霉头!

怪不得自己说要来看谢不逢的时候,他答应得那么痛快。

原来是将算盘,敲在了这里。

谢不逢和那个江湖郎中的事,早已经传遍了整个雍都。

慧太妃当然也有听闻。

但无论他究竟只是“代替品”,还是说谢不逢真的动了真情,那都是谢不逢的私事,与旁人没有一点关系。

没想谢观止没有问出有关文清辞的问题,谢不逢竟然点了点头,主动提起了那个人:“清辞也是江湖之人。”

他的语气非常自然,完全没有一年多前那疯狂的样子。

甚至不再将“文清辞”视作禁忌,好像真的……放下了一样。

闻言,谢观止不可置信地抬起头,向谢不逢看去。

他虽也觉得谢不逢变“正常”,不再执着于一个死人是件好事。

但想到之前发生的事,谢观止的心理活动还是突然精彩了起来。

『当时那样轰轰烈烈,现在竟然将一个认识不过几个月的郎中,与他相提并论?再过几日,岂不是要将文清辞取而代之了。』

『原来他对文清辞,也可以如此冷漠。我真是看走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