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沈家1

沈家的老宅在村里还是十分显眼的,因为整个村子就这么一座青砖瓦房,但因修建的时间有些久远了,又常年没人居住,所以院子瞧着有些陈旧。

据说,沈家的祖辈曾出过秀才老爷,所以才有能力建了青砖瓦房,虽说比不上城里那种精致的大宅院,但胜在面积宽敞,而且在村里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体面了。

沈家原本也是农户人家,就是因为出过秀才老爷,所以家里的条件才好了起来。

读书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受人尊重的,而沈家因为出了个秀才老爷,因此在村里的地位与名声也是无人能比。

自此之后的沈家几代人,都走上了文人学者的路子,彻底更换了门庭,而村里人也引以为傲,十分敬重沈家人。

哪怕后来沈家人搬去了省城,沈家的老宅仍然被村民们照看的很好。

此时,沈家人都坐在堂屋里烤着火盆,外面天气太冷,各自回房待着又没有那么多的烤火盆,所以只能一家子人都待在堂屋里取暖过冬了。

男人们看着书、喝着茶,女人们拿着针线缝缝补补的,大家时不时的交谈几句,而一旁的小胖丁正拿着木头玩具,玩的笑呵呵的。

屋内的氛围显得十分的和谐温馨。

沈家搬回老宅的理由跟祁家之前找的理由差不多,都是以沈家俩老口需要回乡静养为由。

而作为唯一的儿子,自然不可能把老父老母丢在乡下,所以就携家带口的一起回乡照顾老人了。

一家子人回到村里的时候,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即便乡亲们对他们举家迁回村里的举动有些不理解,但架不住一家子都是文化人。

这可都是人才啊,怎么可能白白浪费?

于是,公社跟大队上一商量,就决定要充分的资源利用了。

沈老爷子肯定是不会出面的,毕竟就是打着养病的名头回乡,所以老两口就在村里过起了悠闲的养老日子。

而沈大舅在大队上担任了会计的工作,而大儿子夫妻俩之前就是小学老师,回到村里后,肯定要继续发光发热。

然后,夫妻俩就在村小学担任老师。

而沈老太太跟沈舅母就负责在家操持家务,同时还照看着大儿子夫妻俩一岁半的儿子。

至于小儿子,就留在家里看顾着,有时候在村里帮忙跑跑腿,打打杂什么的。

总之,如今一家人在村里的生活过的很安宁和乐,虽然比不上在城里那样体面有格调,但村里的生活却带给了他们精神层面上的满足。

城里的生活是好,可也有着很多的是是非非、明争暗斗,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身上的束缚就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