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便要贾赦下帖子给几个老亲家,让人连络御史,好好告上林如海一状。

“我的娘啊,你且歇一歇吧!”贾赦不客气道:“你忘了林如海可是兰台寺大夫,这御史台就是他管的,你叫他手底下人告他的状?你是觉得咱们的银子够多,多到让他们不要自个的前程了吗?"

这御史告状也是得看人的,像林如海这样的,给御史十个胆子都不敢,倒是像老太太这般的,说不定御史一戳一个准。

况且要告人宠妾灭妻,也得讲证据啊,这家都是敏妹妹管的,这叫那门子的宠妾灭妻!?至于林如海是不是多睡侍妾少睡正室,这……这叫人怎么查?即使查到什么,也没人有脸说啊。

贾母被气的一哽,怒道:“难不成咱们什么都不管,白白的让你妹妹受气吗?”

贾赦晒道:“林如海何曾给她气受了?至于那侍妾……一个疯婆子的话都记在心里,怨得了谁。”

林之孝说的含糊,不过他素来了解贾敏的性子,倒也猜出了几分,贾敏本就是个眼睛里不容沙子的性子,套一句环哥儿常说的话,贾敏就是活脱脱的恋爱脑,要不是为了林家血脉传承,她断是不可能让林如海纳妾。

要是林如海有了儿子之后,和侍妾离的远远的也就罢了,偏生按林之孝家的所说,林如海之后也没少睡侍妾,甚至还心疼起侍妾,让她们母子俩用了一顿团圆饭,在贾敏看来,这就是变了心。

没了夫君的心,儿子也没了,再加上那侍妾一激,这不就生了病吗,按他看,也是妹妹心思太重了点,要是贾敏和他一样心大些,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没这事了。

贾母大怒,"贾赦!!!"

贾环在一旁看的暗暗汗颜,怪不得贾母和贾赦这个长子感情不好,就贾赦这嘴,贾母跟他能好才怪。

他看买有些疑惑,贾叔每每赚弃贾取嘴吴,可如今看来,贾赦这嘴也没比赏此好上几分,兄弟俩可说是半斤八两,各有各的臭法,莫非这是荣国府的遗传?如果是这样的话,怪不得他学不会了。

眼见母子两人吵的厉害,越吵越远,都快翻到十年前的老帐了,贾环连忙开口缓颊道:“老太太,咱们是不是该送个太医给敏姑姑看看呢?"

他装作天真无邪的模样续道: "王太医的脉息极好,不如请他给敏姑姑瞧瞧?"

不得不说,这世上最好的东西都在帝王家,医生也是如此,苏州虽是繁华之地,但那里的大夫恐怕还是远远不及太医院里的太医。

贾环这一说,贾母也想起了自个女儿的病情,“环哥儿有心了。”

她顿了顿叹道: "苏州那儿也有得是好大夫,况且王太医贵为太医, 岂是咱们请得了的。"

即使是当年老太爷在世之时,偶然在东北生了病,她们也求不到太医给老太爷瞎上一瞎,更何况现在呢。

想到此处,贾母的脸色不由得灰败,虽然这阵子为了给她过寿,整个荣国府里热热闹闹的,好似又恢复了往日老太爷仍在世时的荣光,但这如同镜花水月一般,终究都是虚的,他们荣国府终究是不如以往了。

贾环摇头晃脑,像个小大人般似的说道:"即使请不了太医,那送些京里有名的大夫也是好的,再不送点同仁堂的成药也成,总得让敏姑姑知道老太君是挂心她的,不然敏姑姑一个人在苏州,周边也没个亲人,不知道有多孤单寂寞呢。”

贾敏这病说到底都是想太多想出来的,贾敏本就是个心思敏感的人了,没个亲人在身边劝解,只会越发钻牛角尖,可惜这年代不时兴旅游业,苏州离京城也着实太远了,不然让贾敏回娘家一趟,让贾赦骂上几句,说不定这病也就不药而愈了。

贾环这话虽有几分天真,倒也提醒了贾母,她微微沉吟,要不是大寿在即,这事又关系到荣国府接下来几年的安危,她还真想让琏儿跑上一趟,代她去瞧瞧贾敏。

不待她说话,贾赦明白她心思,主动道:"待老太太的大寿过后,我亲自带着琏哥儿去一趟苏州便是。”

这段时日到处拜访老亲,他这才察觉不只是荣国府,其他的四王八公之家的处境也没好到那去,大伙都是半斤八两,在这情况下林如海这唯一还在朝堂上的姻亲就份外重要,如果敏妹妹当真是小病也就罢了,如果敏妹妹的情况不好,他少不得得及早做些打算。

贾母冷哼一声,"你!?你别把敏儿给气坏就不错了。"

嘴上虽是骂着,但心里倒是舒服了一些,好歹贾赦心里还是有着贾敏这个妹妹的。

正当众人商量间,王夫人突然开口道:"离大寿还有大半个月呢,要等做完寿再去,未免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