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这些年来一直远在苏州,但林家五代列侯,在京里也是有房产的,他在京里也特特留了二房下人来看着屋子,名义上是看屋子,但实际上是给他打探消息,免得因为人在外地,和京里脱了节,到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尤其新旧帝交接,一个不小心便是灭鼎之灾,是以在知道平康帝退位的消息之时,林如海早早的便又再安排林二管家亲自前来,便是确保他们能确实掌握京城的变化。

林二管家也是有几分本事的,虽然上京不过短短数月,倒是把京里的情况给打探的一清二楚。

林二管家回道:“回主子,京里自圣上宣布退位之后,八皇子一脉偶有行动,但都被圣上给压下来了,至于其他的皇子,这段时日倒是极为安份。”

平康帝早些年对于参与夺嫡的皇子毫不留情,不只是大皇子,就连亲手抚养长大的太子都圈禁了起来,更是将大部份的皇子赶出朝堂,那次之后也吓破了不少皇子的胆子,这些年来除了四皇子与八皇子外,其他的几位皇子连朝都不上了。

如今四皇子一脉得势,八皇子一派少不得垂死挣扎,不过平康帝既已下了决定,又怎么容得旁人说不,况且四皇子一脉也不是吃素的,瞧瞧现在登基大典平静无波,便知道最后胜者为何人。

“八皇子一脉吗……”林如海微微沉吟,“我记得荣国府当初是投了八皇子一脉。”

头一回,林如海暗暗庆幸二位舅兄都是无能之人,怎么翻也翻不出浪来,想来四皇子也不会在意小的荣国府。

“是。”林二管家连忙回道:“不过荣国府的大姑娘成了四皇子妃的女官,想来荣国府后来又投入了四皇子门下。”

说到此处,林二管家难得的露出几分不可思议之色,因为荣国府是主子的妻族,平时让人盯着京中时他也没少注意着荣国府的情况,甚至注意着荣国府的时日可比打听京中消息要来的多。

可就连他们都没察觉到荣国府何时投入了四皇子门下,只能说荣国府的底蕴怕是比他们所想像的要强一些。

说实话,林如海对林二管家说荣国府底蕴……云云是有几分存疑的。

他承认自家的岳父的确是个厉害人,他初入官场时没少得岳父照顾,可他也知道,两位舅兄一个太放荡,一个又太古板,都不是适合当家做主之人,是以岳父当年一直迟迟不能决定将荣国府交托给那位舅兄。

而且岳父去的太突然,连遗言都来不及交待,要说两位舅兄手里有多少荣国府的旧人脉,怕是不好说,不过……

想想大舅兄急起来直接没脸没皮的性子,林如海嘴角微抽,要是大舅兄发起很来豁出去抱着四星子的大腿哭的话,确实有几分可能。

林二管家又略略说了贾母大寿的热闹,说起来,因为荣国府里的大姑娘成了四皇子妃女官一事,贾母此次大寿当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热闹,原本贾赦死缠烂打,也不过就请了一些老亲前去给贾母撑场面。

但自从贾大姑娘成了四皇子妃的女官一事出来之后,想方设法参加贾母大寿的人着实不少,不借着这个机会跑四皇子大腿,还更待何时呢。

不少人都认为四皇子有意封贾元春为妃,只是眼下四皇子一正、二侧、四床妃位上都已经满了,贾元春入府也不过是个侍妄,四皇子不愿意委曲了贾元春,这才让贾元春为女官,待正式登基之后,再行给贾元春封妃。

也因为如此,荣国府二房着实得意,就连王夫人当年故意弄出了衔玉而生,提高自己儿子的地位一事也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过不轻不重的罚王夫人闭门思过罢了。

听到此处,林如海微微一笑,点头道:"荣国府总算聪明一回。"

先前知道宝玉衔玉而生之时,他便猜出里头有所古怪,也略略和敏妹提了提,只不过荣国府里依然故我,把宝玉给捧的高高的,还将这事传的众人皆知,也不知是何意,难得这次聪明了一回。

毕竟四皇子的性子和平康帝不同,平康帝素来惜老,也不会把这事给放在心上,但难保四皇子不恼怒,趁早将衔玉而生的误会给揭开,不然虽说衔玉而生的是宝玉,少不得也会影响到环哥儿的前程。

“另外……”林二管家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小的打听到,宁国府的蓉大爷订亲的人家是义忠亲王的私生女!”

林如海一惊,“什么!?他们不要命了吗?”

要说新帝登基最尴尬的是谁,自然是曾经做过太子的义忠亲王了,要知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义忠亲王曾离皇位一步之遥,宁国府和义忠亲王结亲,孰为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