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甄嬷嬷没成为太后身边的得意人,但在慈宁宫大姑姑的身边也着实学到了不少,又熟知宫规,是以甄家便安排了甄嬷嬷做噩氏的奶嬷嬷,教养甄氏。

两人本就有血脉之亲,甄氏又生的玉雪可爱,甄嬷嬷几乎是把甄氏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疼爱了,要不当年也不会拼死阻止年氏推挤甄氏,要不是甄嬷嬷阻了一阻,说不定贾环直接胎死腹中,也就没偷换皇子一事了。

但也因为如此,甄嬷嬷得罪了年氏,后来又被年氏寻了个错处逐出四皇子府,甄氏虽是求了求永正帝,但永正帝偏着年氏,况且甄嬷不过是个嬷嬷,永正帝又怎么会在意呢,最后甄嬷嬷还是被逐了出去。

她是从宫里出来的,又熟知言里的规矩,虽是被逐出四皇子府,但不知有多少富户捧着银子求她教养自家女儿,她做着教养嬷嬷,小日子倒也平静。

虽说永正帝后已经确信贾环便是自家流落在外的小皇子,但当年环哥儿怎么会被赖嬷嬷给带出去的,少不得还得问一问甄嬷嬷。

一说到当年事,甄嬷嬷不由得激动的眼泪汪汪,“当年娘娘早产,匆忙之下,我请了荣国府的赖娘嬷来帮忙给娘娘接生。只是娘娘那时受了撞击而早产,赖嬷嬷忙活到半夜,小皇子出生时,混身紫青,已经没气了。”

说到最后,甄嬷嬷也忍不住圜然落泪,要不是没了小皇子,圣上又偏着年氏,她又怎么会被年氏随意逐出府去,可怜娘娘这些年来在年氏手底下受搓磨,不知有多委曲呢。

说到这事,苏培成也颇有几分感触,说起来,这事他也有错,要不是府里的下人为了讨好年妃,故意不理会和嫔,也不会让赖嬷嬷这么容易的将小皇子给换走了。

他沉声问道:“你当时可是确认了小皇子已经没了?”

甄嬷嬷尴尬的摇了摇头,当时大伙正伤心呢,赖嬷嬷说小皇子没了,他们也信了小皇子没了,况且当时小皇子混身紫青,连哭声都没有,她整个心思又全都放在娘娘身上,只想着让赖嬷嬷早些抱走,别让娘娘见着了伤心,又怎么会想到再去确认一下呢。

苏培成忍不住摇头叹气,他见多识广,自然知道这世上有因为岔了气而假死之事,想来小皇子当时便是岔了气,这才被赖嬷嬷误认为已经死了,而甄嬷嬷也没仔细检查,竟然小皇子在外流落多年。

他沉吟道:“你可还记得小皇子出生时,身上可有什么特殊之处?”

虽说查到现在,这事情已经很明朗了,不过要认回小皇子,怎么也得再有些确实的证据不可。

赖嬷嬷沉吟道:“我记得小皇子眉眼修长,眉目依稀(间有些像圣上,那双眼睛更是像极了太后。”

虽然小皇子才刚出生,但眉眼修长,那双眼睛跟太后一模一样,都是大大的杏眼,当年太后入宫时不过是一粗使宫女,因貌美被当时的贵妃所荐给了圣上。

但太后能在贵妃的眼皮子底下生子,最后还成了皇妃,可见其颜色之好,不然早就被圣上抛到脑后,那有后来的富贵,由此观之,像极了太后的小皇子将来若是能长大,必定是一位极出众的美男子。

“另外,”她沉吟道:“小皇子一出生就脚踏七星,按着相书,这可是大富大贵之像!”

就是这福气太重了点,小皇子承受不住。

苏培成眼睛一亮,天生脚踏七星极为少见,有此胎记便可证明小皇子的身份了。

他想到一事,好奇问道:“当年府里也不是没给娘娘寻个稳婆回来,你怎么偏偏就找了荣国府的赖嬷嬷过来给娘娘接生呢?”

说句不好听的,即使是府里随便去寻一个稳婆,只怕也比赖娘娘强些。

甄嬷嬷叹道:“赖娘娘是史家当年特意为贾老太君准备的医女,那一手手艺是没话说的。当年贾老太君生贾四姑娘时难产,也是赖嬷嬷救回来的。”

要不是甄贾两家是老亲,说不定还不知道这事呢,当时甄氏突然早产,甄家准备好的稳婆根本来不及送上京,而府里除了年妃之外,还有郎侍妾虎视眈眈,甄嬷嬷那敢用府里的稳婆,这不便大着胆子用了奉圣夫人的信物,请了荣国府的赖嬷嬷给娘娘接生。

苏培成微微挑眉,他倒是不知道原来赖嬷嬷是医女,怪不得当时甄嬷嬷不找旁人,就找了赖嬷嬷过来帮忙接生呢,他好奇问道:“这赖嬷嬷以前除了贾四姑娘外,还给谁接过生呢?”

甄嬷嬷不疑有他,随口回道:“也就荣国府里的几个主子,除了贾老国公的几个妾室之外,也就只有故去的贾大太太是赖嬷嬷亲自接生的。”

赖嬷嬷虽然是奴婢,但也是荣国府里的老人了,寻常人那使唤得了她,也就只有荣国府的几个主子才能让她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