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收成不好,卖儿卖女的农户一堆,李远的命虽然苦些,但宫里的那个可怜人不是这样过来的,李远这事也算不得奇。

甄妃连忙问道:“当初你送他来时不是说他家里没人了吗?怎么说他是被他爹娘给卖进宫的?”

这话儿有些不对啊。

甄娘娘连忙回道:“娘娘,原先他爹娘是把他卖了换些银钱,但他爹娘欠着原来的主家不少银钱,后来被主家追讨,原本卖了他的银钱都被抢了不说,他爹还被活活打死,一家子没了出息,他娘跟他的几个弟妹也跟着活活饿死了。”

要不是李远全家都没了,和她也算是同病相怜,再见李远待她也算有几分孝心,她也不会收了李远当干儿子,在宫里互相帮衬着。

徒晰微微沉吟,问道:“李远的主家是那一户?”

在这年头,因为印子钱而家破人亡的人家着实不少,李远之事发生在贫苦大众的身上也并不稀奇,但仔细一想,则是处处有几分古怪。

大凡债主,眼里想到的必定是银钱,把人揍一顿出气固然是极好,但直接把人卖到黑煤场里岂不更好?有黑煤场的打手可以帮着接人出气,还不用自个手疼,甚至还可以得一笔银钱,岂不实惠?

至于李远的母亲和弟妹也被活活饿死,这事就更古怪了,在某方面来说,女子、孩子能卖的去处可比男子还多些,真要饿的很了,卖孩子,自卖自身都是一个出路,以李远的长相观之,他爹娘弟妹想来长相不差(如果真是亲爹娘弟妹),不愁卖不了。

再不乞讨也能混口饭吃,说句不好听的,在京城一带要被活活锅死可真不容易。一家子死的这么整整齐齐,反倒有几分像是杀人灭口!

甄娘娘沉吟了一下,“李远虽然没说,但我猜应该是南安郡王府的佃农,那一带的地都是南安郡王家的田地,他那村里十有八九都是南安郡王家里的佃农,想来李远爹娘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