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沉默许久,最后叹道: "也罢。我尽力帮你圆着便是,但最多二十岁!"

"要是二十岁后,林氏不牛个一儿半女,可别怪母后倒时给你将二侧妃、四庶妃

皇后声音微冷,“全都指全了。”

她可以让晰哥儿使性子不纳妾,但绝对容不得晰哥儿成了老八第二,为了一个女人连子嗣都不要了。

别看晰哥儿说的好听,说是舍不得子嗣被皇子外家利用,这才不想纳妾,但知子莫若母,她怎么会不明白晰哥儿是为了林家女。

她也召林家女进宫过几次,不得不说,林家女的确是个好的,无论是容貌还是才华都是极出挑的,只有二点不好,一是身子骨不好,将来也不知是否会有碍生育之事。

再则便是那性子着实太过敏感多思了,其实这性子着实不适合做皇子妃,更不适合做皇后,只不过晰哥儿喜欢,这才罢了。

眼下晰哥儿身边没啥人,林家女都会多思多想,要是身边有了人,难保以林家女的性子不会把自己给郁闷死,怪不得晰哥儿不愿意纳妾了。

但旁的她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有这子嗣一事不行,她可以帮晰哥儿挡一挡,可这前提是晰哥儿膝下得有个一儿半女,否则这事绝对挡不住,除非晰哥儿能像老八一样,什么都不要了。

徒晰琢磨了一下,当他二十岁时,林妹妹也有二十一岁了,也到了最是适合生育的年龄,他跟林妹妹的身子都没有问题。

林妹妹虽然看起来弱,但这些年来他时时拿灵泉水出来给林妹妹调养,再则,这一世林妹妹也没有丧母丧父,精神郁郁,又时不时被他拉着帮忙做农活,连运动量也是够的,身子不知道有多健康呢,想来要生个一儿半女应该不难。

徒晰当下便就应下了,万一要是他们当真不幸,久久生不出孩子……

咳咳,事在人为,倒时总是会有办法的。

于是乎,这事便就这样谈定了,有了皇后和和妃在前头帮他顶着,徒晰也就大着胆子出去巡视了,那知道徒晰才刚出门,便就出了意外。

第107章 鼠疫

嘴上说不在意,但其实都暗搓搓安排好了的徒晰不等耿家的事情有什么定论,匆匆便拉着薛家父子一起出巡了。

薛远身上有着正儿八经的农官身份,巡视早熟稻推广之事本就是应该,薛蝌更是跟着他从头到尾把早熟稻给搞了出来,拉着这对父子一起巡视,也是理所当然。

再则,薛远做为商人,太了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那一套套路,有其一起巡视,在很多事上倒是方便了许多。

徒时也想带着自家小舅舅一起去,不过甄宝玉被甄应嘉唤回去考科举,这才只好罢了。

徒晰也曾问过薛蝌是否要回去考科举?

毕竟科举三年一次,要是错过这次,怕是要再等三年,薛蝌和甄宝玉一样,都是被翰林院的伴读学士精心教导过的,其学问甚至隐隐比甄宝玉都要略微好上一些,就连甄宝玉都有自信能够在科举中夺名了,薛蝌没道理不试试。

但薛蝌说不去就真不去,一则,做为商家之后,他对这科举一事还真没有像其他人那般视做人生最大的目标,得之他幸,失之他命,他并不是非得要科举入仕不可。

再则,从薛远这些年来入仕的经验来看,能科举入仕固然是好,但他们身上商户的标签太重了,重到难以抹灭,最好的方式还是等做出了些成绩之后再行入仕。

只要他们在早熟稻一事上做出点成功,既使不科举入仕,旁人也说不出些什么,是以薛蝌干脆放弃了科举,直接跟着徒晰下乡去搞早熟稻了。

当然,不只是薛蝌,就连薛蟠也跟着来了,别看薛蟠头脑不太好,加减乘除只能做到前两样,后两样是每算必错,但薛辑也是跟着他一路从弱感光性母株培育过来的,对旱熟稻也是极为了解,是以徒晰便也带了薛蟠前去。

徒晰第一个去的地方便是直隶,这早熟稻是在京郊培育的,对直隶一带的气候最是适应,长势也是最好,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徒时去到天津一带种植早熟稻的地方之时,大部份的早熟稻已经生出了青芽,只需要再追肥即可。

徒晰也细细跟当地的官员与农民讲述制肥之法,大部份的农民都已经有了水稻种植时追肥的意识,但对于制肥一事吗,却着实是百家争鸣,真正懂得科学沤肥者不多。/>

徒圆析除了教导当地农民如何调配适合当地土壤的肥料外,也对当地的种植情况加以提点,对一般人而言,要如何将这块土地白作用发挥到最大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都得去想办法试出来,但对徒晰不同,他不过是重复一次前人的老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