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道:“我还是太小看老八了!”

这年头,白鸭替打、替死都曾听过,但像老八这般替关的还是头一回遇上。

苏培成低声问道:“圣上,这事……?”

永正帝沉吟不语。

第121章 女真

既然知道了在瀛台上的并不是卫八,那有些事儿倒也说的通了。

即使是和卫八不和,永正帝也不得不佩服了一下卫八,这年头白鸭替打、替死不稀奇,可像卫八那样替关多年,而且至始至终还能对卫八忠心耿耿,在知道自己被发现之后,甚至还想着自尽保卫八,可就就着实难得了。

但对于如何处置卫八,永正帝难得有些犹豫不决,按理来说,既然知道了此卫八非彼卫八,也不用多说,直接发海捕文书追补卫八便是。

但一想到卫八之能,永正帝还真有几分犹豫,要知道,卫八做这么多事,其目的是想成为辅政大臣,甚至摄政王,最后的目标是取而代之。

卫八之所以有资格竞争辅政大臣,除了他在朝堂中的残存势力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其曾为皇子的身份,即使逐出宗族,也抹灭不了他曾为皇子的事实,就冲着这一点,所有人都会敬卫八三分。

虽说卫八一手主导东北鼠疫,不配再站在朝堂上,但卫八此人最是狡猾诡辩,事后倒打一耙的事,也不是做不出来,将这东北鼠疫赖到旁人身上也是极有可能的,总归一句,只要卫八还活着,他就永远都不安心。

要是卫八已死,也不用真死,只要在明面上给他 社死',一个死人,又如何做什么辅政大臣。

一想到此处,永正帝还真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眼前这个卫八给砍了再说,好歹把他给社死了,以后也不惧他再搞风搞雨。

但如此一来,他便不好发布海文书去追捕卫八,即使他安排人手私下追捕卫八,但这力度和海补文书的力度是全然不能比的,捉回卫八的机率极小,想到此处,永正帝着实不甘心。

苏培成见永正帝犹豫不决,委婉建议道:“圣上是否要去信给晰皇子商议一番?”

毕竟这八爷之事是晰皇子坚持揭发的,圣上这神情一看就知道又想要私下处理,这私下处理的好不好,苏培成不敢枉言,只不过他感觉得出来晰皇子要是知道了,怕是会不高兴!

认识晰皇子这么多年,原以为晰皇子是个没脾气的,当年面对历公子的步步逼近,也不曾跟永正帝发过脾气,即使这一次永正帝将历公子重新迎回宫里,晰皇子也不过就一句知道了,并无其他反应。

可在对于东北鼠疫一事上,晰皇子却像是被踩到底线一般,死咬着八爷不放,即使明知道太上皇时日无多,也不愿等等,坚持要立刻处置八爷,并将其罪名召告天下,哪怕因此惹得圣上不喜也不后悔。

还好德太贵妃让人传话过来,说太上皇越发糊涂,已经认不得人了,让圣上放手去做,不然这事还不知道怎么解决。

虽不知圣上准备怎么处置八爷这事,但苏培成有一种直觉,觉得晰皇子恐怕不会接受永正帝的决定,眼见永正帝为难,便忍不住多嘴提醒了一句。

永正帝没好气道:“那个不孝子会说些什么,朕难道不知道吗,他那性子简直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也不知道像谁!"

除了大骂他连前朝的几个未帝都不如之外,还能说什么好话?说不定,再加几个暴君来跟他比比也不定,拿自己亲生君父跟亡国之君相比,也就这小子能做得出来。

想到此处,永正帝不免有些无奈,他可真不明白,晰哥儿明明将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但怎么圣人言一点都没读进心里呢?要是略略读通了孝经,怎么也不该如此不孝啊。

可恼归恼,永正帝也心里明白,徒晰此举大概是被他先前所说的灭口一事而气到了,这孩子也太正直了点,这般的性子,着实不适合为帝啊。

想一想徒晰知道后的情况,永正帝难得的也从心了一下,毕竟一个从来不发脾气的正直老实人突然发起脾气,堪比火山爆发,既使是永正帝也有些受不住。

永正帝沉吟许久,最后叹道:"不撞南墙势不回。罢了,由得他吧。"

虽是不满徒晰的性子,但永正帝不得不说,那孩子走的是正道,只是太过正直了,这条路可没这么好走。

政治是世上最复杂的一门学问,能站在朝堂上的,又有那个人是简单的,性子太直,一心正道,可不是件好事,即使是像林如海那般清高的,也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偏生这孩子就是学不了。

永正帝闭了闭眼,终究还是将心里的担心放下,下令道:“让人发海补文书,追捕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