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酱,李远被迫接待了一回徒晰和黛玉,被迫陪着他们大江南北的四处游玩,就这样一直玩回到了京城,最后跟着徒晰夫妇在圆明园里隐居。

其为乾元朝出名的药材商,曾在东北鼠疫中立下大功,为乾元帝好友,晚年被乾元帝接到圆明园中,被乾元帝特许陪葬在皇陵之中。

大晋史上,李远是一个非得记在史上,但却被安排的古古怪怪的奇人。

按理,李远做为平民,能和乾元第一防疫专家林平之一起放在例传之中,已然是有些过了,但据闻乾元帝临死前特特要求,将李远事迹放在世家之中。

在史书中世家所记者为王公贵族又或着世家中人之言行,李远一介平名,着实不该放入此中,除非其为王公贵族之后,又或着与王公贵族有姻缘关系,但李远两者皆无。

李远终其一生,不曾娶妻,而乾元帝亦洁身自好,除皇后外并无他人,两人在晚年时一同在圆明园隐居,李远更是得乾元帝特许,得已陪葬皇陵。

在乾元帝走后,曾有各种不可不说的流言蜚语,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两人相爱,却因为同为男性,乾元帝不得不娶妻生子,直到退位后才得以长相断守。

流言虽不可信,但李远与乾元帝之间的特殊关系,乾元帝为何如此偏爱李远?这在大晋史上,一直是一个无解的秘团。

(徒晰/李远:我们是纯洁的兄弟情啊!!!)

第162章 探春番外

在贾家中,探春一直是最尴尬的存在,人人都知道探春好,但再好,也掩不了她庶出的事实,更掩不了她有像赵姨娘这么一个拎不清的亲娘的事实。

如同玫瑰底下的刺,虽是娇艳动人,但终究让人意难平。

从小,探春做为二房庶女,虽说王夫人把她养在膝下,但王夫人是个面甜心很之人,探春的日子过的着实艰难,但和大房的迎春姐姐相比,她的日子算是好的,而且她有一点比迎春要来的强,那就是她有弟弟。

是的,虽然使娘相俗不堪,除了容貌之外,没一样好的,但探春还是庆幸自己姨娘的颜好,这才留得住父亲,生了环哥儿。

尽管太太和老太太有意无意的打压着环哥儿,但环哥儿的好,只要是接触过的人自会明白,虽然不曾正式进学,但环哥儿着实聪慧。

探春小心翼翼地偷偷教着环哥儿读书,发现环哥儿一点就通,虽说没钱买纸笔练字,但环哥儿用树枝在沙上练字,也着实学的有模有样。

更难得的是环哥儿极为心善,他看出邢夫人的邪恶用心,暗地里让大老爷知道迎春姐姐的苦况;看出兰哥儿被李大嫂子给教坏了,连忙告知老太太,总算没让兰哥儿落下残疾;就连隔了府的惜春,环哥儿也多加照顾。

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出,环哥儿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就连隔了房的大老爷也极为看重环哥儿,甚至比宝玉还要重视些,可惜在这荣国府里,做为麻出子女,太过出挑是他们的原罪。

环哥儿被送了出去,说是不久后就回来,但她知道王夫人不准备让环哥儿回来了。

她不知道私下哭了多少次,也跟姨娘说了说,希望她跟老爷说上一声,但姨娘压根没当一回事,她只能默默着急在心里,暗暗怨着姨娘心大。

那知道姨娘不是心大,她是根本不在乎,原来环哥儿不是环哥儿,当得知这件事时,探春整个人都傻了!

养了这么多年的弟弟竟然不是她的亲弟弟,探春着实不知所措,做为庶女,她唯一得意的事情便是她有弟弟,她并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要是将来嫁的不好,被欺负了,也能有个人为她说句话,那知道环哥儿竟然不是她的亲弟弟!!

一瞬间,探春的小世界顿时前塌了。

好在环哥儿还是善良的,虽然如咳娘这些年来待他并不好,但看在养育之恩的份上,姨娘被扶了正,她也从庶出成了嫡出,但这并不表示她的好日子来了,反而这日子越发尴尬了起来。

姨娘粗俗,不懂礼俗,只懂的随自己的性子来,什么好的都直往自己的荷包里拉划,老爷又一味放任不管,那段时间府里闲言碎语甚多,就连珠大嫂子对她都额有几分微词,话里话外便是说她吃忙难看,让她着实难堪。

更让她难以置信的,便是王夫人竟然曾经计算过环哥儿,以至于整个荣国府都遭了祸。被驱逐出京的那一日,她感觉好似整个天都塌下来了。

要不是环哥儿私下派了小太监告诉她,让她安心跟着大老爷回东北,以后自会想办法让他们回京,探春还真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虽说有大老爷照拂,但父亲和姨娘的性子着实扶不上抬面,探春的日子也越发尴尬,好在大老爷心正,待她和迎春一模一样,王熙凤怜她姨娘不懂事,处处照顾,她这才没沦落成贾家的边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