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

但有过皇帝之前‘大改官制’,以及清理了一批跳的欢实的东宫属臣后,剩下来的东宫属臣,还都是能沉住气的(或者说胆小的)。

失望也没法子,继续等吧。

反正太子会继续长大的。

朝臣跟皇帝看太子的眼光当然不一样。

在臣子们看来,太子的‘仁孝宽厚’简直是太好的品质了。

因而在许多拎不太清的朝臣眼里:皇帝不令太子理政,只是因为太子年纪不够。那继续等吧,总不能太子都成年了,政事也依旧握在皇后手里吧?

然而东宫属臣们还没等到太子代掌政事,倒是先等来了皇后设立‘北门学士’。

起初,没人把‘北门学士’当回事——

所谓北门学士,是因其衙署在北门,离禁中更近,入紫宸宫无需从南门进入,一路穿过各个署衙才能到(即上官仪晨起走的这条路)。

北门学士,官方称呼是‘昭文馆学士’。

里头的学士,也根本不是什么朝廷重臣,原先只是一些从五品,甚至六品的弘文馆官员。

皇后最开始设此‘昭文馆’,诏令之上也只说是为编纂书籍。之后两三个月,昭文馆内确实出了几本书,比如《臣轨》、《百僚新诫》。

文如其名,是论述何为忠臣能臣,令百僚借鉴警醒的。

之前皇后亲手写就一篇《外戚诫》,用来约束自家亲戚,朝臣们还是交口称赞的。但等到皇后开始令人修书训诫百官,就有朝臣觉得不舒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