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页

曜初近来与辛侍中打过一番深刻交道后,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姨母当年会把从辛侍中手中赚到几贯钱,当成一件念念不忘开心事。

皇帝看过奏疏,也觉得是件该着手改的事情了。

虽然纸看似是小事,但规定多年的公文用纸,除非来自皇命,不然官员们是不敢随意调换的。哪怕是宰相,深知积弊,也只能在限制用量方面想想办法。

曜初道:“姨母是去过剡溪的。”姜沃在纸上上心,自然去看过官方指定公文用纸的产出地。

“姨母给我写了信,叹道若再下去几十年,只怕就不只是剡纸价昂,而是滕将砍绝。恐后世剡溪不复生藤矣”

“只是当时没有制出能够替代的纸,便没有回禀父皇母后。”

皇帝听了这话凝神道:“曜初的意思是,现在制出来了?”

登州。

姜沃放下手里的剡纸:“也不知出版署有无做出竹纸和构皮纸。”

在去过剡溪后,姜沃就随信寄给曜初两种后世明清官方纸张的制纸法。

皆是出自明代《天工开物》,一为竹纸,一为构皮纸(榖纸)。

尤其是竹纸,到了明清后,产出于夹江(四川夹江县)的夹江竹纸,直接被钦定为科举专用‘贡纸’。

说来也巧,据记载,夹江造纸还正是起自唐,后来完善于宋明,至明末时,夹江竹纸的手工造纸每一步技术已近乎完美,哪怕到了现代,如不用机器,也没什么可改进的。

而现在,姜沃又把它从明末的书中,扒拉出来,放到这个时间门线的大唐。

其实夹江竹纸为保障质量,造法依旧繁复精细。总共七十多道流程,从最开始处理竹子到最后做成一张纸,需要大约两三个月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