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页

再有就是嘱咐孩子们,虽是家宴,但见到皇储与郡主,也要先守着礼数问好。

这就是连几个年龄大的孩子也嘱咐到了:可别想着郡主年纪比你们小,就真当成‘妹妹’,还等着人家先来问候。

毕竟如今皇三代里,除了东宫郡主,还无有得陛下封爵的孙辈。

不出意外,现在她眼前这些套娃们,将来都得在武赪小郡主手下过日子。

等刘王妃嘱咐完毕,准备带着孩子们出门时,侧座上一位殷王孺人窦氏却开口了:“如今边关战捷,陛下龙心大悦。”

“这才晌午于太庙接宁将军献俘,午后便欲召行家宴。”

“陛下既圣心大悦,王妃也该趁此替咱们府上的孩子多说说好话才是——”

窦氏起身,走到排序第三的男孩背后,拍了拍她亲生儿子的肩膀:“三郎至今还没有名字呢!”

说起来,窦氏也觉得倒霉。

王妃的嫡长子是出生四岁后得了圣神皇帝赐名——毕竟从孩子出生起,就一直处于先太子薨逝后先帝病重,后先帝驾崩,改朝换代等事的过程中,实在没人注意到一个孩子的名字。

直到诸事尘埃落定,圣神皇帝才集体给孙辈赐了一波名字,很有点批发的意思。

比如刘王妃的嫡长子名武成守,之后崔孺人的庶子就跟着成字辈,起名为武成义。

周王显处的子嗣也是一样的,不过是换了重字为中间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两王府已经出生的女孩儿们,也一并赐了名,而且都是按照成字辈,甚至名字听着还更吉利用心些——

比如刘王妃的长女出生的时候有点弱,圣神皇帝就为孙女起名为‘武成寿’,王妃的次女出生在上阳宫学校开学的月份,便名为武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