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莫比乌斯 风诉_ 812 字 10个月前

杨昊来得也挺早。他下午好像是出去开会了,身上穿着西装外套,手里还拎了个提包。

你俩怎么在外头站着呢?他拍了拍祁珩的肩膀,看向我问道。

杨哥,包厢在里面有点偏,怕大家找不到,正好我俩下来得早嘛。

没事,走走走,咱们先进去。他招呼我们往里走。这个点吃饭有点早是吧?但估计大家都着急回家,也不能太晚。哎,你俩平时都怎么上班啊?

开车。

我和祁珩异口同声。

杨昊讶异的挑眉。哦,你俩都是北京的?

我俩再一次同时嗯道。

啊,那真挺不错。杨昊啧了一声。北京现在买车这个号儿,是真难摇,连新能源都要排上个五年十年的。

杨昊手里的项目是今年公司的重中之重,大王总几乎派了部门里三分之一的人参与。其中有三个人今天还在出差,因此今晚算上我和祁珩,包厢里一共有十四个人。屋子里的同事三五成群的聊着天,杨昊进来之后一直在忙着回复手机里的消息,祁珩起身出包厢找服务员点菜。我坐在圆桌最靠门口的位置,有点百无聊赖的四处观察。看屋里的屏风,看头顶的吊灯,看桌上已经摆上来的水果拼盘。一不小心视线偏移,就和坐在我旁边的林媛媛目光交错。

四目相对,社恐人本能的反应,自然是躲闪。虽然和林媛媛一起办了月度酒会,但其实和她单独一共也没说几句话,此时让我去想该主动和对方开口聊些什么实在是强人所难。但没办法,既然已经是社会人了,也不能这么没礼貌。我只好强迫自己的目光在她身上驻足,扬起热情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菜刚上了两三盘,杨昊就被电话叫走了。看起来是个急茬儿,他连说了几声抱歉,告诉大家单他出去的时候会提前买好,祝大家吃得尽兴。

杨昊出去了之后包厢里气氛活跃了不少,坐在祁珩身边的是部门里比较年长的张处,也是项目的副组长。她拉着我和祁珩端着杯子以茶代酒,对着一群人做自我介绍,然后和在座的每一个同事逐一认识。只可惜一次性需要认识的人实在太多,转了一圈下来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就像是漏水的木桶,还是几乎什么都没有记住。

介绍到了林媛媛,张处笑着说这个你应该已经认识了吧。

认识认识。我点头如捣蒜,叫了声媛媛姐。

媛媛比你们就大一届,你俩有什么不清楚的,多和她请教请教。我和祁珩连连应声,端起手里的茶杯向林媛媛示意。

因为和林媛媛就坐在临桌,席间也就不自觉多聊了几句。大多都是她主动挑起话题,毕竟作为新人,出于礼貌很多事情我也不好开口谈起。比如对方住在哪儿,怎么来上班,这种同事间最初熟络起来绕不开的对话。

入职之前找房子的时候,我挑选的条件就是离公司驾车15分钟左右、离地铁站也不会太远。每周有一天限行,我也没有把握我爸周周都有时间过来给我换车,总是要准备好坐公共交通的pn b。

说来也巧,林媛媛居然就住在我对面的小区。

你也住荣华一里?问起我住在哪儿,她一脸惊讶。还真是巧,杨哥也住在荣华一里,有时候早上去地铁站我俩能碰到。哎,倒是从来没在地铁站遇见过你?

我没答,保持着脸上礼节性的微笑。入职之后,除去有一周我爸出差没过来换车我打了车,其他时间我都是开车去上班。如果不是被问到没有办法避免,我并不是很想直接告诉对方我开车上班的事实。

餐后的水果上了桌,一群人还没有散场的意思,不知道是出于礼貌谁也不好意思先提,还是大家真心实意的想要多聊一会儿。

小谭,吃完饭了吗?麻烦帮我把包带回公司,谢谢!

杨昊的消息就是在这个时候发过来的。我这才注意到,他出去的时候匆忙,进来时候手上的提包被遗落在了包厢角落的沙发上。

我回了句好的,站起来和众人交代了一句,就拿了杨昊的包匆匆往外走。

外面的天色已经黑透了,公司大楼的窗户有一大半都还亮着,我拎着包上了十三层。包不沉,里面应该没有电脑,只是一些文件。

杨昊的办公室敞开着大门,他人正举着手机打电话。我走在门口刚要上前敲门,就听到他和对方发生了争执,语气不是很好。好像是现场和甲方的对接出了什么问题,我也没太听明白。对方不知道说了什么,一下子激怒了杨昊,他腾的一下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吓得门外的我都下意识后退了一步。

这有什么好谈的?之前不都开会说好了的事吗?三天两头的让人返工,你到底前期是怎么和他们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