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第42章 心下警醒

次日去了书院, 康旬、江淮两人也将这乡试考卷做了一遍,三人对了对答案,各抒己见讨论了许久。

两年前穆苏便是泰安府童生试的案首,四月童生试结束, 彼时若是赶着去参加八月的院试定是能得个秀才功名。

奈何那时穆苏年仅十岁, 十岁的童生说出去别人都会惊叹许久, 若是十岁的秀才想必定是要震惊世人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穆苏身份也颇有些敏感,苏父深谋远虑同穆苏商定之后, 便做下决定不去院试。

等了两年,约满十三岁才再去院试, 十三岁的秀才, 虽还是让人侧目些, 但到底并不是稀世罕见的事情。

同童生试时一样,照旧做那般打算,院试虽得了案首也并不去凑乡试那热闹,忙赶着去十月的乡试。

左右年岁还小, 年纪轻轻即便入得朝堂也总是叫人轻视,不得重用;况且稳扎稳打总是要好些的, 如若求成心切说不定也没有小三元的称号,考官们终究是要顾及些的。

如今正好要替祖母守孝三年, 三年后乡试时正好年满十六岁,也便不出奇了。

康旬、江淮两人也打算压一压,三年后再去乡试,康旬应当是有机会搏一搏, 不过他想着一次得中,虽如今宽裕了些, 家里也并无多少银钱可供他折腾。

江淮家中倒是不缺钱,不过此次院试便也是吊车尾,侥幸考取便也想着再刻苦钻研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