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快,现场制片把接下来一周的拍摄计划都发给了乔翼桥,里面一共涉及4个主要地点。

而美术组也把置景计划发了过来。

也就是说,除了那四个主要地点之外,剩下的地点,乔翼桥都可以用。

场地租赁费用也直接清零。

但同时,这一项也为乔翼桥带来了限制。

他必须尽可能地,紧贴这些场景,来设计剧情和故事。

好在,这是乔翼桥最乐在其中的环节。

忙完了这些,小何也离开去想后续再怎么尽可能抠钱用了,而乔翼桥也开始了对剧本的修改。

……

平心而论,这不是一次自由的创作。

无论是场地、摄像和灯光的限制,还是演员选择方面的自由度,都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但这确实是入行以来,乔翼桥最自由的一次创作。

不过在享受这份自由之前,乔翼桥开始了最后一项工作

调研。

他不喜欢打没准备的仗。

于是他点开了“雏鸟计划”的主页,开始细细看起这次小小比赛的规则。

“雏鸟计划的发起,旨在发掘有潜力的商业导向影视导演。”

商业导向,ok,文艺片pass。

“本计划鼓励志在进行类型片创作,有自己独特风格,同时拥有市场号召力的导演进行投稿。”

“本计划的收稿截止日期为x月x日,之后,所有作品将进入大众评审环节。”

“大众评审将由两千位经过精心挑选的观影团对所有项目进行自由式评判,得票最高的50部影片将进入到主竞赛环节……”

这就有点意思了。

大众评审团一部分是来自于某瓣的高活跃用户,另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受邀观影人。

目前投稿数量显示已经超过2500部了。

大众评审团的观影时间一共只有半个月。

乔翼桥思索了一下,认为无论如何,这2000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片子看完。

这公平吗?

当然不。

也许会有一些沧海遗珠没被发现,却能保证,被选中的,一定是极其优秀的片子。

当然,组委会为了尽可能不错失沧海遗珠,还给了五位终审评委,每人一次捞人的机会有五部片子可以被他们直接推进进入下一环节。

但谁也不能保证那些大佬喜欢什么样的片子,其中有没有关系户也是未可知。

所以,怎么争夺这些大众评审团的注意力则成了乔翼桥这次创作的主要构思。

也许他的片子只会被点开看几分钟,甚至,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