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翼桥看了看身边的小何,一笑:“可能因为我带过的孩子太多了吧。”

“好吧,我愿意让你试试,”万校长长叹一声,“可我怎么把他们忽悠来呢?”

“不用忽悠,”乔翼桥诚恳道,“我会请到厉害的老师,只要您告诉他们补课就好了,封闭式补课,为期两个月,管住不管饭,我想他们的家长也会愿意让他们来的。至于年级,高一就好,我大概需要80到100个学生,还希望您邀请学生的时候请……最恶劣的那一批。”

“好的,如果您这边出住宿的话,那么饭我们食堂来做,”万校长点头,“学生你也不用担心,我一定把最刺儿头的都请来。”

……

忙完了外联最重要的两部分,乔翼桥终于有空回家了。

他先是花了五天,把剧本写完了,而这个剧本不是做其他用处,纯粹为了上报电影局,拿到拍摄许可证。

至于到时候拍出来和剧本一不一样……

那就是之后再解释的事儿了。

然后,他和小何开始商量起这次拍摄所需要的具体人力物力。

以及最重要的,钱。

首先,他们要把买下来的三幢小楼翻新。

但不需要全部翻新,只要翻新其中一层、宿舍楼以及门脸和操场就好,这方面,可以请郝制片帮忙联系置景组。

这样不仅还可以把他们的办公楼翻新了三分之一,花的还是电影项目的制景费,不用自己出钱,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而关于摄像和收音这件事,他们想了很久。

无论怎么看,他们都需要极大数量的隐蔽摄像头。

如果要买,可能要花百万以上。

这件事卡了他们足足三天,无论怎么设计,隐蔽摄像头的数量都非常庞大。

而且,为了满足电影需要,这些摄像头的拍摄质量还不能低。

花销最低也是大几十万。

把线下的制作费用都花在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正当乔翼桥有些想放弃的想法冒头的时候,周融给乔翼桥打来了电话。

周融要出国了,在临走之前,请了几位圈内好友还有自己的学生小聚一下。

之前周融给他留下的几个G的日记确实让乔翼桥受益匪浅,不管是从电影方面的技巧还是构思的方式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可以说这次的拍摄创意都有周融的影响在。

有了这份恩情,乔翼桥欣然赴约。

顺便,他也想换换脑子。

聚会在恒市的一个私人会所进行,乔翼桥本来就知道周融在圈子里人缘不太好,但没想到竟会差到这个地步。

来这儿的只有三个人,秦铎、乔翼桥自己,还有一个短发的女生。

周融本来也是个迟到大王,所以三人就先聊了起来。

短发女生姓姚,是现在周融的学生,今年的独苗。

她看到乔翼桥的时候,眼睛都亮了起来。

“你就是乔翼桥吧?”她欣喜道。

乔翼桥点头:“是我,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