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赔钱了,连房子都很难保住。

而就在《超警与超克》排片和票房经理滑铁卢的时候,一部看似很不起眼的影片却连日逆跌。

这是一部无厘头喜剧,名叫《逃出精神病院》,讲的是一个废柴青年为了躲债,跑到了精神病院谎称自己有病,但在经过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治疗之后却发现自己逃不出去,于是集结了一批“自认为自己没病”的精神病人要逃出去的故事。

编剧导演是一位之前做舞台剧的导演,名叫大虫。

这部片子在上映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宣传,也没有流量明星加持,完全称得上是“查无此片”。

但在上映之后,豆瓣开分却来到了8.0,在华国喜剧界,8分已经是个不可多得的高分了。

看过的人都评价这部片子是纯正的无厘头喜剧,虽然有着悲剧和深刻的内核,但完全没有说教,结尾也没有催泪和上价值的桥段。

所以,《超警与超克》消失的排片,很多都给到了《逃出精神病院》。

元旦过后的一周里,这部片子从首日票房四百万,一路逆跌,最后达到了单日票房六千万的好成绩,已经远远回本,而且还在持续走高。

排片也从一开始的5%到了如今的17%。

影片里很多沙雕梗图和表情包也被广泛传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观众。

实打实是口碑营销的好例子,堪称档期黑马。

因为同在一个档期,不少人就拿《逃出精神病院》和《超警与超克》进行对比,《超警》立马被打成了“花大价钱营销个屁”的反面典型。

王斯融和吴宫看着那些影评,牙都要碎了。

影片上映之后,虽然他们一直在刻意引导舆论去夸超克有多可爱,但在网上的传播度完全打不过《逃出精神病院

》的沙雕表情包。

本来雄心壮志想打造华国大IP的王斯融看着自家超克衍生品那惨淡的销量已经快哭了。

靠那点塞牙缝的钱根本回不来本。

吴宫和王斯融知道,他们影片想回本的唯一希望就是票房了。

但现在的票房每天都要跌下一千万了。

要知道,如果一个商业大片在上映一周就跌下了一千万,那绝对是一件足够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事儿。

尤其是在首日票房拿到一亿之后。

为此,吴宫和王斯融想破了脑袋。

终于,他们想出了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无奈之举。

偷票房。

在华国,所有影片的票房成绩都是要实时计入“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

这笔钱是在所有人购票之后,出票的一瞬间就被记录进去的。

但有一种方法可以骗过这个系统。

那就是“不出票”。

意思很简单,某甲花了45元买了一张《逃出精神病院》的票,但影院谎称没纸或者机器坏了,只给到了某家一张手写的票总之就是没有真的出《逃出精神病院》的票。

影院当然不是没纸了,而是用这45元买了《超能与超克》的票,这张票成功出票。

这样某甲走进电影院,靠着手写票还是看到了《逃出精神病院》,但在“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这45元却被划分进了《超能与超克》的票房。

这个操作需要片方和院线勾搭在一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