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总是这么天真。

但这样也很好。

“是的,我回来看看,”萨布里说道,“那你来帮我拍个片子吧,谢谢。”

“不客气,请我好好吃顿饭就行,”麦克李笑着,“你请客,我掏钱。”

……

麦克李就这样进组了。

萨布里没有问他在这个与他生活环境大相径庭的城市做什么,麦克李倒是追着萨布里问了半天她的伤是怎么回事。

不过萨布里没有对他讲之前发生的事,只说是出了个车祸,也没讲关于她父亲的事,只是给他看了剧本。

麦克李却很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默了。

萨布里觉得,麦克李应该懂了些什么。

之前乔翼桥曾经说过,每个创作者创作出的内容都是他/她自己的一部分。

麦克李是懂艺术的,也懂剧本,看完这个故事如果没感觉出什么,那就不算是个敏锐的艺术家了。

但二人都没讨论太多创作背后的故事,似乎一切都在不言中。

讨论的内容反倒是如何拍摄每一个镜头,机位在哪等等有关拍摄和视觉呈现的专业内容……

萨布里都快忘了,麦克李是一个多厉害的摄像师。

而且,在这样的讨论中,她似乎渐渐找回了自己的热爱和活力,就像是重新有了生命力一样。

这样很好。

而拍摄的过程也如同他们商量的那样顺利,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差错,两周时间匆匆而过,全片也拍摄完成了。

在这期间,母亲每天都会来到片场。

萨布里不知道她是想多看看自己,还是想看看自己在工作时候的样子,或者两者都有。

母亲的眼神太复杂了,她还不能完全理解。

而萨布里在拍摄之余,也把全部的精力都给了母亲。

她会给母亲讲摄像机的配置,讲灯光的布置和作用,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让母亲喊“Action”

和“Cut”,母亲总是笑得很开心。

除了拍摄内容之外,萨布里几乎没有和麦克李说过别的话。

二人只是在片场偶尔对视一下,互相点头笑笑。

毕竟曾经在同一部影片之中合作过,其实就连拍摄内容也不需要太多讨论了。

萨布里十分放心的把摄像方面的工作都交给了他,而麦克李也以自己极高的专业程度与独特的审美回应了萨布里的这份信任。

直到杀青宴之后,二人才产生了第一次生活化的对话。

“萨布里,”麦克李带着些微醺的状态,“你说,我怎么这么有天赋啊,下一个奥斯卡大摄会不会就是我本人?”

“会,”萨布里回答道,“一般顶尖的艺术家脾气都挺让人难以承受的,你很符合这个标准。”

麦克李看了她一眼,笑:“彼此彼此吧。”

萨布里愣了一下。